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科研引领提升教师研究水平

时间:2023-01-11 10:28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海淀教科院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和显著的服务能力,为海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用服务引导科研

规划课题。全国规划课题立项4项,市规划课题立项59项,北京市“双减”专项课题立项9项,位居全市第一。增立专项及群体课题,其中“双减”专项课题立项428项,党建专项课题立项46项,大中小幼一体化研究的立项委托课题1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群体课题1项。

培训科研干部。通过“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分享”的培训形式,以“集中理论学习+个性化导师指导”的形式,完成20次不同形式的培训。

搭建科研交流平台。拓宽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创新转化形式,增强研究型学校的示范辐射力度。

研制指导方案。制订《海淀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创建工作方案》,分类指导区内普通高中校多样化特色发展;制定《海淀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编写《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60问》。

用专业引领科研

围绕课程改革热点难点开展课题项目研究。

启动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组建了由36所中小学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中医药文化”课题研究及推进工作;编印完成《海淀区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活动设计案例》,研制SSI课程评价指标,组织课题校教师撰写论文和案例参评并投稿;落实“双减”政策,启动高质量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在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方面已形成成果。

用行动推动科研

推进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工作站工作。组织开展“双减”课堂提质增效教学实践活动,2022年累计132位“种子教师”完成研究展示课;推进250项“种子教师”课题研究开展,形成了阶段成果报告;对300余名“种子教师”开展信息化能力提升轮训工作。

强化心理教师、班主任及家庭指导教师三类群体专题培训,做好“紫禁杯”班主任工作站工作,推进200余名优秀班主任专业发展。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发与教师培训。组织全区开展2022年度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课题海淀区课题的申报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智慧素养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提升等培训共计220余课时,中小学各学科教师600余人次参训。完成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遴选17个学区48所优秀园所代表组建学员团队,实施基本通识、专业技能培训及案例实操训练课程,实现学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及管理能力“双提升”。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