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工作将于4月全面启动,确保9月到岗

时间:2023-09-21 16:21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2022年1月,海淀区教育系统启动了教师交流试点工作。按照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和计划安排,遵循人事调配工作规律,海淀区教委在4月将全面启动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工作,确保9月到岗。

区教委已于3月23日率先召开了16对项目结对学校团组式教师交流推进工作会(点击蓝字,查看详情)。在此基础上,区教委于4月8日召开了学区、集团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工作推进会,部署教师交流轮岗相关工作。区委教工委书记王方参加会议。

会上,区教委人力资源科科长左滨首先介绍了海淀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工作安排。

在海淀,学区内部的教师交流轮岗是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学区管理中心在学区内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中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接集团学校,争取优质师资到学区内一般学校开展教师交流;对于无法匹配的教师和岗位,以及学区内无法满足的个性化特殊需求(如骨干教师引领方面的需求),及时向教委申请进行跨学区统筹协调。

集团开展集团内部教师交流轮岗,集团总校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同时要发挥引领辐射职责,支持集团内部各分校(分址)教师队伍发展,提高集团内分校(分址)的教育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各学区管理中心、集团总校要充分利用教委资源平台,按照工作安排逐步完成交流轮岗教师信息填报工作,推动交流轮岗有效开展。

教育人才中心主任赵殿涛向与会领导介绍了海淀区教师交流轮岗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从业务流程、系统构架、系统平台、功能模块、工作计划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此平台将于4月底正式上线,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技术保障。

区教委智慧教育办公室主任刘大鹏介绍了资源平台和直播课堂平台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途径。

希望老师们多多利用资源平台,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马耀国通过大数据分析,介绍了教师精准流动的导向及模式。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师资现状及学生学业质量两大方面的需求导向,更要抓住课堂教学、教研平台、资源应用、教学评改四项基本任务,更好地发挥教师交流的效果,提升育人质量。

随后,海淀进校教育集团副校长林秀艳以“双师课堂”和“一体化联研”为题,汇报了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教师轮岗交流的实践探索。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目前形成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5所中学+3所小学”的格局,集团于2021年率先开展一体化联研,并稳步推进了“双师课堂”建设,通过集团校内教师间的联研,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学科类的好团队,并开展了很多节有探索价值的课堂,在教研技术和工具的支持下,集团内形成了教研员引领下的“双师协作伙伴”的共同成长体系。

联研实例:《人工智能助力“双师课堂”和“一体化联研”实践——小学语文》(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四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汇报了首师大附小和实验四小教师交流轮岗以来的经验成果。

王方根据教师交流的工作目标,结合推进情况,对各学校的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坚持目标导向。

新时代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核心目的是深化学区、教育集团和学校共同体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单体学校的供给转变为多元的区域、教育集团供给,确保学生的实际获得、教师成长和学校服务水平得到同步发展。是在各学校“实际需求”拉动下,由“要素性-解决资源问题”向“结构性-解决体系问题”转变。

第二,要把握制约教师交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交流轮岗内驱力。

学区管理中心要指导学校,实时、认真维护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数据,根据学区内教师队伍发展情况和教师优势属性,科学安排交流任务,让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开展工作。学区要利用、发挥好集团的支持力量,并整合本学区已有资源,与教师交流契合联动,一体化推进工作,确实解决学区内队伍建设发展问题。

第三,要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全面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师交流轮岗。

各学区、各集团校要组织统筹各学校完成交流任务,更要创新思维、大胆创新,结合学区、教育集团实际,发挥海淀区智慧教育发展特色,在双师课堂、直播课堂、名师讲堂和校际联研等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实施,全面探索,积累经验,形成海淀教师交流的特色,贡献海淀经验,促进海淀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