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红色印记 | 十一学校、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育英学校篇

时间:2021-08-17 10:21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海淀各校的校园中、校史馆里保留着许多的红色物件,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淀教育特别推出“红色印记”栏目,通过音频、文字和照片,带领大家沉浸式了解这些红色物件背后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一学校、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育英学校,领略独一无二的红色印记。

北京市十一学校

01 将帅语林碑—— 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教科书”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成立,聂荣臻元帅特意选择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建校以来,有108位元帅、将军和革命老前辈为学校题词,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2年,十一学校迎来50周年华诞。为了铭记50年的风雨岁月,学校把将帅们的殷殷希望凝固成永久的符号,建成了“将帅语林”碑墙。碑墙长109米,高3米,上面刻着聂荣臻、徐向前两位元帅,迟浩田、张万年等16位上将及80多位位中将、少将们为学校的题词。《人民日报》发文称这面墙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德育教科书”。如今,将帅语林碑已经成为十一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德育基地。

02 大头鞋—— 来自元帅们的温暖关怀

朱德元帅过去经常到十一学校视察,并多次邀请老师去家访,关爱老师们的生活冷暖。一次,他与夫人康克清冒雪视察学校,发现一位老师冬天穿的鞋子比较单薄,第二天便派工作人员给老师送来一双军用大头鞋。这样一双普通的大头鞋,带给老师们的是不普通的温暖。

除了朱德元帅之外,彭德怀、叶剑英、罗荣桓、贺龙等元帅经常来十一学校视察工作,或是专程前来看望老师们。彭德怀元帅曾亲自到学校检查卫生情况是否达标,要求极高,他戴着白手套检查卫生,如果白手套摸变了颜色就视为不合格。叶剑英元帅有时还隔着教室门缝,悄悄观察孩子们在教室上课的情况。元帅们关注学校、关心老师和孩子们,让师生们无比动容。

03 竹篮子—— 一片关爱师生的温馨记忆

在十一学校的博物馆里有个老物件,是一个类似于人们赶集时挎着的竹篮子。这个篮子是十一学校第一任校长林月琴女士的物品,林校长是罗荣桓元帅的夫人。当年,她每天上下班会挎着这个竹篮子,里面装上一些她亲手做的家乡小吃。

为什么要每天带着这些食物到学校呢?原来,林校长看到有些老师忙得来不及吃饭,或者有些孩子吃不饱,她就从篮子里拿一些食物分给他们。那时,老师们每月的生活费只有几元钱,只够买些牙刷牙膏之类的生活用品,林校长就把自己的钱拿给年轻老师们,让大家周末出去逛逛,看看话剧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一位关爱老师和学生的好校长,带给十一学校的优秀传统至今仍然熠熠闪光,而这个竹篮子就是温暖的见证。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

01 一件不同寻常的军装

在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的校史馆里有一件军装,说起这件军装的主人,就不得不讲讲玉泉小学的诞生了。

19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的子女要跨过长安街的延长线——复兴路,到路南的西翠路小学读书。1960年,一次由小学生过马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引起了政治学院时任院长莫文骅中将的高度重视,他将情况呈报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罗荣桓元帅作了批示,决定建立玉泉小学。

在罗荣桓元帅的指示下,莫文烨将军主持了玉泉小学的规划、选址、筹建等工作,洛风将军当时也参与其中。洛风将军出生于1924年,作为玉泉小学最早的建设者之一,为学校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9月3日,作为国防大学唯一一位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代表,洛风将军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并获赠了这件军装,他转而将这件珍贵的礼物赠予学校。

玉泉小学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们的关心和爱护,如今这件军装静静地陈列在学校校史馆中,也让每一位参观者仿佛看到了老将军们当年栉风沐雨的光辉历程。

北京市育英学校

01 “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一位父亲的嘱托

育英学校的前身是“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1948年11月建校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49年随中共中央一起迁入北京,是一所与新中国一起走来的学校。谈起育英学校的校训“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还有一段故事。

1952年国际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号召全校同学以实际行动向节日献礼,可以自己或结合成小组制作,还可以请家长帮助,但是一定不要花钱,不然就失去了意义。当时,五年级2班的李讷回到家里,和父亲毛泽东谈起了向六一儿童节献礼的事。毛主席很高兴地题写了四个大字——“好好学习”,但不小心滴了一滴水在刚刚写好的字迹上,毛主席又在左边空白处重新写了“好好学习”四个字,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幅题词。

02  “铜摇铃”——穿越时光的回响

在育英学校的校史馆里,有一个镇馆之宝——铜摇铃,其形状像个小喇叭,末端装有一个木头的做的手柄。这个铜摇铃是学校建校初期(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使用的,上下课的时候,一位老红军就会走出来,拿起摇铃有节奏地连续用力摇晃几下。现在,育英学校每年开学典礼时,学校会将铜摇铃从校史馆中“请出来”,在开学典礼的最后摇响它。清脆的铃声回响在学校上空,向师生们发出召唤:“上课啦!上课啦!”这是历史的回响,是所有育英学校的师生们共同的记忆。

03 “袜楦”——上个世纪的劳动教育

现代的学校里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多样,但你知道上世纪的劳动教育课是怎样上的吗?在育英学校的校史馆里陈列着一个形似鞋子的袜楦,这是学校建校初期同学们上手工课时用来补袜子的。老师教同学们每人先按照自己的脚型做一个袜楦,在手工课上,就学习用自己做的袜楦来补自己有破洞的袜子。

第五届校友陈知建回忆说,这项技能在日后参军时成了宝贝,既能补袜子,又能补衣服,还教会了许多战友缝补。如今的同学们或许已不再需要这项技能,但这个小小的袜楦,让大家看到那段艰苦朴素的岁月,时刻牢记勤俭节约的精神。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