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校美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17-07-13 00:00 美育和校外教育科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简介:郭涵,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邮编:10009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影响着今日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普遍存在教育途径狭窄、教学手段单一、保障机制薄弱等问题。往往是简单的教育活动过后,学生未能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怎样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灵,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观点:通过学校美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通过美育手段,而不是指在美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正是传统文化传承所需达到的效果。除了传统的艺术教育,美育还渗透在学科教学、社团活动、人文环境、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影响也势必深远。因此,通过美育的手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北京一零一中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一零一中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个基本思想,即:平台支撑,美育引领,三位一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课程建设
  围绕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学生核心素养,我校构建了有一零一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通过美育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整合国家美育课程
  依据中学美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及美育师资状况,我校艺术教研组对初高中美术和音乐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同时又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其中还凸显了民族美术和民族音乐。
  以初一美术为例,重新整合后的学习内容是中国画和书法。中国画课强调要给与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画“花中四君子”题材,学生清楚了“四君子”是读书人热爱的绘画题材,读书人追求做“人中君子”的精神影响他们对题材的选择,他们通过对梅兰竹菊的精神气质赞美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画画前引导学生分析四君子精神来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用古代画家的毕生追求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画的人文内涵,这样的中国画教学有根基,学生们也感觉画画不是单纯笔墨那么简单了。
  在书法课上,我们尝试以成语内容为依托,引进古代文字学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这一节课学习“天道酬勤”,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成语,意义怎么解,然后讲勤字是怎么来的,古代汉字的造字本义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学习楷书基本点划的书写技法、结构规则。这样从汉字欣赏入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书法,书法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做此铺垫后再进行笔法训练,学生会感觉有趣的多,一节书法课的收获是多元的。
  (2)开发开设选修课
  2016-2017学年度学校开发开设了23门美育选修课,其中有16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精心设计和实施的课程让孩子们由衷喜欢。

表1 一零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开设年级

1

楚史与楚文化

董心语

高一高二

2

彩灯工艺

张双志(非遗传承人)

高一高二

3

赏玩-与中国传统文化

吴振军、许长喜

高一高二初一初二

4

古琴研习所

林晨、贾志振

高一高二

5

茶文化与茶艺

姬利平、李茜

高一高二

6

雕版印刷技艺

李海波等

初一初二

7

曹氏风筝技艺

缪伯刚(非遗传承人)

初一初二

8

书法

陈默

初一

9

面塑

潘媛(非遗传承人)

初二

10

古代碑帖中的历史与艺术

陈昂

高一高二

11

古代壁画临摹

曾旭

高一高二

12

走进圆明园,走进历史深处

马晓琳(圆明园管理处)

高一高二

13

武氏太极

徐超

初一初二

14

梅兰竹菊画法

曾旭

初一初二

15

古诗词鉴赏与吟诵

肖莹(北师大研究生)

初一初二

16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崔潇宇(北师大研究生)

初一初二

  以《古代壁画临摹》课程为例,学生每一次的临摹过程,就像是一次穿越:伴着古琴曲、四周古代壁画的范画以及学生自己喷绘出来的临摹范本,学生们伏案临摹,穿梭于时光之间。在当今社会,人们都谈论“匠人精神”的时候,学生通过一门选修课,亲自绘画实践去体会古代工匠在工作过程中的专注,体会为了作品的最终完美效果而不惜在每一道工序上倾注时间与精力,从而收获了成长。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继承和发展。
  (3)挖掘特色校本课程
  一零一所处的校园位置、一零一的校园文化决定了我们在校本课程方面也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圆明园系列课程就是很好的范例。2015年秋,学校人文实验班班主任、历史学博士孙淑松老师以圆明园建筑、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开展“追寻失落的夏宫”主题活动课程。孙老师带领同学们整理汇总圆明园相关资料,研究圆明园的文化内涵、建筑格局、政治功能和历史变迁,再到各处遗址考察拍照。同学们用文字记录真实感受,实践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和画册呈现,校园陈列,供全校师生观赏。
  “追寻失落的夏宫”活动课程具有多元价值。展板和画册都由学生自行拍摄、创作、设计和印刷。学生不仅直接感受侵略者的暴行,痛惜近代中国的屈辱,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展示内容非常丰富:摄影、诗词创作、书法绘画、古籍检索、画册设计装帧等。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项活动涵盖历史、地理、语文和美术等四个学科,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综合性核心素养,学生受益匪浅。
  (4)学科教学渗透
  综合性学科美育是一零一中可贵的坚守,我们也一直在提高和升华。不管是数理化地生等自然科学,还是语文、历史等人文科学,都能深入挖掘美育及传统文化内容。例如语文课上的戏曲欣赏、古典诗词诵读,数学课上的珠算技法,物理课上的风筝动力平衡技巧,地理课上的中国传统节日、天气谚语解密,体育课上的京韵广播操、中国风健美操,通用技术课上的中国风纸灯笼、古建筑微缩模型制作,等等。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课堂上也是这样。只要教师有心,就能给学生最好的美育、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此外,现在的教学很容易延伸到校外课堂,由单一学科或多学科联合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如颐和园中的江南园林风格探寻、北京周边古城遗址研究、唐代西域服饰纹样研究等等,也很容易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灵。
  2、学生社团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是我校57届校友,他在给母校的信中曾写道:“我是在中学确立搞音乐志向的,学校的文艺社团给了我很多影响。在一零一的创作实践增强了我作曲的信心,使我看到自己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潜力,因此走上了作曲的道路。”
  在一零一中近百个学生社团中,文艺社团共有28个,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超过一半,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的文艺社团是同学们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大舞台。学生的自愿、自觉参与源于他们对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而社团活动又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更加喜爱传统文化,并积极投身到传统文化宣扬中去。
表2 一零一中文艺社团名录

序号

社团名称

社团负责人

指导老师(部门)

1

金帆交响乐团

王天元

金帆乐团 许亮

2

渌水长清古风社

薛韬

 

3

国学社

魏禾书

副校长 程 翔

4

折纸社

王浚

 

5

古琴社

李宇乔

音乐组 阎 磊

6

指尖上的工艺

梁诗瑶

 

7

墨荷汉服社

郑裕丽

 

8

话剧社

王佳韵

音乐组 游文梅

9

说唱社

张鼎原、刘东阳

音乐组 游文梅

10

B-BOX社

何佩伦

 

11

CHK动漫社

马越文

美术组 祁晓雯

12

摄影社

赵子萱

美术组 魏立柱

13

京剧社

庞嘉元

语文组 田  圆

14

橡皮章社

范奕雯

美术组 陈  默

15

微电影社

王嘉梁

 

16

相声社

温海宇、吕知萌

 

17

唱作社

杨雪丹

 

18

戏曲社

岳爱心

 

19

民族舞蹈团

崔迪

音乐组 孙昊洋

20

小百灵合唱团

包塔琳艾雅

音乐组 白晓华

21

吉他社

李昊远

 

22

DIY社

汪琬钰

 

23

街舞社

章雨卿

体育组 赵海波

24

《采薇》

周兰迪

教育处 李铁军

25

《一步》

刘依依

校团委 滕  云

26

美剧研究社

徐晨微

 

27

文道社

张无为

 

28

花切社

陈浩楠

语文组 涂华金

  举例来说,位于我校艺术社团金字塔顶端的是金帆交响乐团,她成立于1988年8月,是北京市第一家“金帆”艺术团,获得过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比赛的第一名,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金帆乐团在促进我校音乐普及教育、提升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一零一金帆交响乐团都会为新初一、高一的学生献上精彩的演出,乐团老师现场的交响乐基础知识普及,也让全体学生受益匪浅。
  3、特色活动
  综合性特色文艺活动常常是学生的最爱,通过学校特色活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效果通常比较好。
  (1)文艺活动
  每年五月的“施光南艺术节”,是一零一全体学生最热闹的节日。整整一个月,从初一到高三,全校学生自编自演的舞蹈、民乐、曲艺、相声、皮影戏、汉服秀等,把校园的艺术氛围渲染得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着艺术所带来的心灵的愉悦与升华,在艺术的舞台上自由的诠释青春,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想。
  此外,还有从五十年代就已开始,主打革命爱国情怀的一二九歌咏比赛;每年秋季开学后的“古韵金声”赛诗会,“经典国学”硬笔书法大赛;由人文实验班承办的“人文周”系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运动会入场式;多校区联合中秋赏月系列活动;师生共参与的“齐白石杯”师生书画展,全班共画一幅画活动;追求品位的高雅音乐进课堂、高端艺术讲座等。
  这些文艺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通过学生自己带动形成全员参与的活动局面,广大学生在文艺活动中自发、自由地学习艺术知识,参与艺术实践,从而更真切地领悟艺术与传统文化之美。在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很好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社会实践活动
  烟雨金陵,六朝古都。千秋万载,吾梦其中。2017年1月17日,带着期末考试的余温,北京一零一中的高一学生们踏上了南京游学之旅。秦淮河、夫子庙、中山陵、雨花台、扬州园林、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学生在江南烟水中感受跳动不息的历史,从古台芳榭里淬炼翩然无垢的灵魂。
  2016年11月,在一带一路的西部都会西安,全年级几百名学生相携穿越历史:秦汉陵寝、大唐宫阙,碑林古寺,学生分组承包景点,自助学习和讲解。同时,还了解了兵马俑的制作流程、彩陶工艺。经过古都文化的洗礼,同学们带着对历史的反思,携着拥抱历史的情怀,不畏过去,不念将来,珍惜当下。
  大规模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零一中的一大特色。学校和北京市以及天津、南京、济南、西安、杭州等城市的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深刻感受着中国历史的厚重,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前进。
  4、平台打造
  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大平台。无论是校园环境、师资队伍、场地设施,还是组织管理机构,都是传统文化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支撑条件。一零一中精心打造的教育平台能充分地保障这一点。
  以师资为例,我们的教师团队实现了多元组合,既有校内教师,包括美育专职教师和有艺术专长的其他学科教师,也有艺术素养突出的学生,还有外聘专家和艺术大师。例如,荷兰版画雕刻大师皮特•拉扎洛夫,国际著名动漫大师金子满,京胡研究会会长、“京胡圣手”燕守平,曹雪芹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缪伯刚等艺术大腕,都曾登上过我们的讲堂。
  雪月品茗幽古事,霁色长天今夏新。茶沉茶浮知浓淡,香溢香萦任啜吟。一零一中有个由教师自发形成的文化沙龙“雪霁茶香”。午饭后大家围坐在茶室,边饮边讲,或弹或唱,谈古论今,周易与风水、中国旗袍、古琴文化、中医养生、诗词吟诵、越剧艺术……丰富的沙龙主题让老师们流连忘返,深深陶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至今年5月20日茶室成立一周年,“雪霁茶香”共推出了25期活动。这里已经成为教师的心灵家园之一了。教师的文化修养上去了,何愁传递不到学生那里。
  三、学生发展是检验教育成效的唯一标准
  教育的好坏与成效,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发展变化来检验,而不在于实施时的新奇与喧嚣。好的教育能深入学生心灵,改变他的精神气质,影响他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继而影响他的一生发展。通过精心建设的学校美育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5月19日上午,一零一中学校园内热闹非凡,“2017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在此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各地的中小学生和非遗传承人表演了舞狮、古琴、弦子舞、相声、京剧等非遗项目。同学们围着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兴奋不已。演唱蒙古长调的北京一零一中初二女同学包塔林艾雅说:“我是一个蒙古族女孩儿,我爱蒙古族的民歌儿,我希望能够学好长调,把长调唱得更美,让更多的人喜欢她。”高二十班李晨曦同学参加了古琴表演,她说:“我是从高一零基础开始学习古琴的,我只用了半年的时间,现在不仅能够独立演奏完整的曲目,而且彻彻底底爱上了古琴。并通过古琴了解了古人的生活、审美,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 
  这些年来,同学们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而找到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并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还积极加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去,可见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精神文化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一批又一批学生走进一零一中,然后又带着爱与希望走向四方。2013届人文实验班毕业生农雨桐说:“高一时我本想学学德语去德国某个孔子学院混日子买房子安闲终老。而现在的我感到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要带着我的爱去做一个建设者,用我学到的东西来做到这一切。”我们很高兴看到学生的这种变化。
  “一零一是花园式学校,这花园更是精神的花园,她让从一零一走出的学生成为精神上的贵族。” 愿09届毕业生邹舒对母校的评价也是所有人的共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