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关注】海淀区中小学“线上”心理志愿服务在行动

时间:2020-03-30 15:14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新型冠状肺炎的持续,停课不停学,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相聚“云端”开展学习,学习场所由学校转移到家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面临新的学习和教育方式的转变,给学校、家庭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压力和挑战,海淀区教科院利用心理支援服务队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提供科学的心理疏导服务和专业指导。
海淀区教科院心理志愿服务队由专家和优秀心理教师两支团队组成,专家团队由高校、科研院所、医疗系统等专业人员组成,优秀心理教师团队由区域中小学优秀心理教师人员组成。为应对疫情特殊时期,亲子矛盾不断激化,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增多、加重趋势,,缓解师生及家长的心理问题,疫情期间,志愿服务队主要开展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的系列专题在线培训、定制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疑难个案指导等工作。
 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的系列专题在线培训
心理教师是学校防疫阶段心理教育的重要支撑,班主任是重要枢纽,面向两大群体,开展自愿参加的线上系列化培训。2020年3月20日,由北京邮电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张平主任开展了主题为“心理危机学生的识别与干预”的第一次在线专题培训,班主任、德育干部、心理教师等470余位教师参加了培训。
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方式,从教师开展工作的范围、心理问题的类型、表现特征、识别与诊断、危机学生识别与判断、如何与危机学生沟通等方面为老师们提供了专业讲解和实践操作指导。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会老师一致表示培训理论与案例结合、深入浅出,对自己的实践工作有很大提高和帮助。
4月份,将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系统等专家,针对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等群体陆续开展如何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沟通、心理教师在危机事件中的责任与边界、手机依赖和亲子冲突、高三年级心理备考等专题在线培训,以满足疫情期间不同群体的需求。
  定制化的心理服务与疏导工作
面对疫情期间教师、家长、学生(尤其是初高三的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心理志愿服务队依据各学校申请的需求,利用区域优秀心理教师志愿者提供定制化的一对一线上心理指导服务,服务形式包括答疑、培训、案例分析等。目前,育鸿学校已经邀请首都医科大学的周连红老师开展了心理调适的专业培训。
 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疑难个案指导
面对严重心理问题学生,依据学校具体需求和学生具体情况,志愿服务队组织专家志愿者开展线上疑难个案指导工作。
海淀区教科院心理志愿服务队开展的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学校提供了个别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学校、不同群体在疫情期间的需求,旨在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服务,促进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压力与心理伤害,情期的,成为学校坚强的心理后盾。后期,心理志愿服务队还会一如既往地提供支持和服务,并探索新的方式满足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