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4月9日,枫丹实验小学春耕节劳动周活动启动,“沐光自然教室”与“拾光萌宠园”开园。这里将成为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生命的乐园,也是教育创新的典范。
校长莫亚群深入阐述了“自然教室”建设的意义。通过“自然教室”的资源供给、课程供给,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机会在校园中触摸自然,自由探索、体验学习;通过“拾光萌宠园”为孩子建设有爱有陪伴的学习生活,培育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通过《跟着节气去劳动》等课程,以“自然时序+劳动实践+文化传承”三位一体模式,在创造性实践中涵育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通过“自然教室”融合,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在“拾光萌宠园”中,同学们学习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记录观察动物们的习惯等,做到实践与学习的结合。
六年级学生代表发布了“与萌宠们的四季学习研究计划”。同学们在“拾光萌宠园”中,融合科学观察、数学测量、工程设计与劳动实践等活动,通过观察、记录萌宠的生活习性,学习如何照顾它们。
与萌宠们的四季学习研究计划
春季
学生制定计划记录萌宠活动与休息时间,分析环境、天气对其作息的影响,借此培养科学态度,体悟规律作息的好处。
夏季
学生亲手为萌宠搭配防暑套餐,并制作手工制作的绿豆汤等清凉饮品,了解动物饮食习惯,提升责任心与实践能力。
秋季
在美术老师指导下,学生收集羊驼、鹦鹉等动物的毛发来制作工艺品。
冬季
学生设计制作保暖用品助萌宠过冬,观察其冬季活动规律。
四年级学生代表发布了“自然教室”的学习计划。“自然教室”学习计划旨在通过沉浸式自然教育,融合劳动、科学、艺术等多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自然、学习生态知识。计划包括从低年级的萌宠照顾到高年级的智能农业科技体验,分阶段、分层次地引导学生参与自然活动。
“自然教室”学习计划
一二年级
在 “拾光萌宠园”中,同学们通过观察羊驼、兔子等萌宠,学习梳洗礼仪和创意城堡的设计,并借助宠物快递站让自家萌宠陪学,从而照顾萌宠、观察习性,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四年级
同学们投身 “绿野仙踪农场”,利用教室种植舱等设施,参与大田种植实践,学习《跟着二十四节气去劳动》课程,体验水培蔬菜,感受农耕智慧与植物生长奥秘。
五六年级
同学们入驻“AI魔法农学院”,依托鸟巢孪生种植系统,像AI魔法师般收集数据,为植物定制成长计划,开启科技农业探索。
同学们对“自然教室”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认为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学习方式非常有趣,能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新知识。
“在种植园里亲手播种,感觉就像种下了希望,期待它们快快长大!”
“和羊驼一起互动,学习它们的习性,感觉既新奇又有趣。”
“通过无土栽培,我亲手种出了绿油油的生菜,太有成就感了!”
“在自然教室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自然知识,还学会了团队合作。”
学校推出《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深度融合中华农耕智慧与新课标要求,践行“五育融合”理念。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耕知识,还融入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其中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内容。例如,茶文化研究、古法炒茶、植物印染等传统技艺,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学校还邀请了专家走进学校,为同学们科普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在学习知识和实践中,同学们不断了解自然规律,增强动手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了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真正全面发展。
班级蔬菜种植实践课是学校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种植园里一起整地、起垄、播种,一起开展水培蔬菜实践活动。大家认真听讲、动手操作,共同见证植物的神奇生长过程。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种植蔬菜,不仅学到了种植知识,还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学会团队协作,更加珍惜食物。
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探索欲,枫丹实验小学将持续深耕自然与劳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四季中绽放独特光彩。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