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科技+___ ,填什么都是“王炸”

时间:2025-11-03 22:23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科技+趣味,利用现代科技“整活”传统文化;科技+航天,沉浸式体验宇宙探索的壮阔;科技+AI,见证人工智能的惊人潜力;科技+竞赛,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涵养团队精神……

近日,海淀各校陆续开展了科技节,校园里的探究氛围相当浓厚,一起来看一看。

首都师大附中科学城学校

以“科技赋能未来,创新点燃梦想”为主题的科技热浪席卷校园,同学们的好奇、惊叹与欢笑,共同构成了活动的主旋律。在体验区,同学们尽情体验模拟飞行器、VR教育平台、VR太空舱、混合现实体验苹果MR、VR赛车、时空穿梭机、AI象棋围棋、机器人互动;在操作区,同学们借助科技力量,观察制作各种有趣又好玩的实验;在知识问答区,小学区解锁糖画结晶、纸飞机升力的趣味奥秘,初中区深挖水火箭能量转化、马德堡半球气压差的科学原理,每一次精准作答,都在为集体荣誉添光。

中关村一小

第二十二届科技节以“挑战天下——解码生命蓝图 智造未来引擎”为主题。学生科技项目汇报模块,种植社团的同学们亲身感知了从AI控温到智能灌溉的科技魅力,“无人驾驶社团”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一场属于智慧与速度的精彩碰撞,“机器人社团”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极具科技创意与操纵技巧的一场机器人对抗赛……学校为社团颁发“年度科技之星”荣誉证书,激励更多葵娃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用科学解决身边问题,在创新中收获成长。

在“移动科学院”,葵娃在中科院各院所互动展示中,亲历标志性的创新实验,共同踏上科学探索之旅,感受前沿科学的奇妙瞬间。主题巡游活动中,葵娃以班级为单位,开启一场 “向地、向海、向天” 的科技巡游:从模仿陆地生物的奇思妙想,到制作深海探索的模拟工具,再到设计遨游苍穹的飞行器——天地万物皆为生动的科学课堂。

学校还举行了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纸船竞速——海洋大冒险”“神奇A4纸——圆柱承重”“小丘鹬学飞”,各年级学生在10米长的水道中劈波斩浪,挑战水上航行;探究承重奥秘,在结构与力学中寻找最优解;通过戈德堡装置完成复杂传动任务,感受机械的精密。葵娃在动手中学会思考,在合作中共同创造。个人项目“99个挑战小屋”,六年级学生担任现场裁判,引导低年级学生在挑战中展现才能、集思广益,与同伴协作攻克“不可能”任务,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涵养团队精神。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

以“智创未来,翱翔天际”为主题的科学节奇幻实验秀上,共振碎玻璃杯、神奇莱顿瓶、终极液氮等实验轮番上演,台下学生的惊叹与掌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课题集市也热闹开启。从“空间站的结构与模拟制作”到“AI多智能体协作的个性化学习视频生成”,从“不同材质保温杯保温性能探究”到“小龙虾虾壳制备吸附剂净化废水”,26个由学生自主研发的课题精彩亮相,同学们化身“小科学家”,用清晰的讲解、详实的实验数据展现研究成果。活动中,每位参观者手持“飞鸟印章”,为心仪的课题投票,既激发了创作者的积极性,也让更多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

AI展项体验区成为科技与趣味的融合之地。糖画机器人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机械臂精准勾勒出甜美的糖画图案;书法绘画机械臂挥毫泼墨,展现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脑波磁悬浮足球对战更是让学生通过意念控制足球,在竞技中体验脑科学的神奇。中科院科学前沿展品区则带来平流层飞艇、玉兔月球车、祝融火星车、嫦娥五号等模型,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感受中国航天的强大实力,爱国情怀与科学自信在心中悄然生长。

科学节的“硬核”环节——仿生鸟比赛上,非动力组、机械动力组、电动组三大组别共81支队伍同台竞技,西北工业大学薛栋教授、仿生学专家陈晓东教授及科学教师和家长代表担任裁判,确保比赛公平专业。比赛现场,选手们严格遵循“签到称重—赛前点名—飞行准备—正式飞行—成绩确认”流程,专注调整模型、优化飞行策略。非动力组选手比拼飞行距离与姿态,动力组选手则角逐留空时间,当仿生鸟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观赛学生的加油声不绝于耳。

素材来源:海淀进修实验学校 摄影:姜震

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

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暨分校初三年级“AI赋能,科学正‘燃’”科学实验开放活动在南校区顺利举办。活动呈现出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环节。现场电子大屏上,AI数字人讲解活动流程、实验展位分布及互动环节规则的视频循环播放。“液氮冰激凌”裹着白雾快速凝结,捧在手心满是沁凉;“氦气变声”让学生秒变“卡通嗓”,现场笑声此起彼伏;“空气炮”推送的环形气浪,在空中划出灵动弧线;“干冰泡泡”裹着“仙气”缓缓升腾,宛如奇幻梦境;“竹签穿气球”“分子引力有多大”“小牙刷大力士”则不断颠覆认知,将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牛奶烟花”在液体中炸开绚烂色彩,定格下科学与艺术交织的精彩瞬间……24个实验展项组建起趣味十足的“科学乐园”。两轮“能量球”投放环节堪称活动“人气爆点”。活动还设置了“通航文牒”集章兑奖机制,让同学们主动解锁不同实验展项。“闯关式”的互动模式让大家既收获了快乐,也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

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

铁人广场东北侧的小学展区,石油附小的“小小发明家”带着自己的作品惊艳亮相。两个充满童趣的科技作品前,小讲解员们站姿笔直,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向围拢的参观者介绍作品的制作原理、过程,甚至分享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小难题与解决思路。原来科技的萌芽,早已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生长。

铁人广场中间与南部的中学展区,同学们指尖轻触操控面板,智能机器人随即舒展机械关节,迈着稳健步伐完成迎宾鞠躬;机器狗在同学们的操控下,迈着仿生步伐穿梭人群,棋盘前 “战况胶着”,同学正托着下巴思考应对AI的策略。机器人足球赛的赛场上,两支战队展开激烈角逐。银色铁环与黑色轨道接触的瞬间,电路指示灯骤然亮起。同学们屏气凝神,将铁环悬于轨道上方,如操控精密仪器般缓缓挪移。

铁人广场西北侧的大学展区,用专业与创新展现了科技的深度。1+3、0.5+3课程成果展板前,大学老师和优秀学生代表向同学们讲解项目式学习;智能路障车在划定的区域内缓缓行驶;探月工程车模型精致得能看清“机械臂”“车轮纹路”。北楼一层大厅的航天展区也成了不少同学的“打卡必到地”,航天员任务模拟系统前,同学们沉浸式体验模拟发射长征火箭;学生作品展示区,6U卫星模型整齐摆放;探空火箭拼搭互动区,参与者手持零件,在专业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组装火箭模型。

海淀区教科院和平未来实验小学

科技嘉年华活动以“智启童心科创梦,探秘科技宝葫芦”为主题,与第十一届红叶节同步启动,为这个收获的季节增添了双倍的精彩。G1机器人与宇树机器狗闪亮登场,液氮爆炸、空气炮、掌中火……“爆炸头博士”带来的科学魔法秀将气氛推向高潮。

“幻境寻踪”VR/AR体验区,VR返回舱、VR滑雪、VR飞机……同学们戴上设备,仿佛穿越时空,沉浸于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世界。“机巧洞天”AI与机器人区,下棋机器人、仿生机械狗、写字机器人、智能射击……与AI面对面,感受人工智能的“感知-决策-执行”全过程。“声光奇域”跨学科实践区,脑波赛车、克拉尼图形、水果钢琴、发电赛车……在声、光、电的交织中,探索物理与生物电的奇妙联系。“匠心工坊”科技制作区,三、四年级制作避障机器人,五、六年级挑战航母发射器,在动手协作中提升工程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都师大附中育鸿学校

科普表演区化身同学们解锁科学奥秘的“启蒙殿堂”。-196℃液氮与热水碰撞,瞬间升起几米高的“液氮蘑菇云”,大家伸手触碰边缘冰晶,直观体悟物态变化的科学奥秘;“空气巨炮”挤压喷出的环形烟圈,让“气流运动”的科学原理从课本走向现实;“火焰掌”“水火不容”等实验轮番上演,讲解员以通俗语言拆解科学逻辑。

以“航天+科技”为脉络的游园体验区,同学们在亲手操作、亲身感受中,既领略了航天探索的壮阔、智能科技的精妙,更让“科技源于生活、航天就在身边”的认知深入人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技的种子。

围绕“成德达才”育人目标,学校以学段为纲设计分层科技制作活动,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实现“知”与“行”的深度融合。低学段以基础航天制作为载体,在亲手操作中播撒航天认知的种子;中高学段以深度科技实践为依托,在创意搭建与探索中深化科学思维,锤炼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

首师大附中第一小学

成达少年手持探索手册,带着“好奇心”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科技节的47个“科技互动营”。人工智能体验模块,学生亲手操控红外遥控车、体感发射器等,感受科技与机械深度咬合的魅力,理解智能设备交互的底层逻辑;从灵活的机器狗到精准的机械臂,这里的机器人融合AI算法与多传感器,能自主决策、行动,让大家亲眼见证智能科技的惊人潜力;AI能画画、能对话,3D打印机能将设计变为现实,全面展现AIGC与数字制造如何重塑同学们的创作方式;通过龙卷风模拟器等装置,科技让同学们得以在方寸之间,安全、直观地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背后的科学原理。

科学实验体验模块,穿越火线、磁力加速轨道、闪字风扇、大气压强……20个趣味实验,将课本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可触、可感、可玩的奇妙现象,让经典物理原理在动手实践中被真正领悟。

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科技的无限热爱,相信在未来他们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浇灌心中这颗科技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