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近日,在JA青年成就中国举行的“小循大做,绿动未来”创变成果展示交流会上,首师附一小创变家社团、五年级手工制作,美术,科技等社团的成达少年们大放异彩,将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实践舞台。
变废为宝
此次精彩亮相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未来的生动宣言。琳琅满目的作品,是成达少年们对环保理念最真挚的理解与最富创意的践行。快来直击展会现场,看看咱家娃如何用脑洞和巧手惊艳全场!
手工制作区
在手工制作区,废旧毛线、彩纸边角料、旧纸板甚至镜子,在徐靖雯、李悦宁、牛语琪、王徐可等同学的手中焕发新生。 精致的玫瑰花束、别致的心形挂饰、灵动的手链手绳、创意梳妆镜…… 这些“变废为宝”的杰作,闪耀着心灵手巧的光芒,无声传递着“物尽其用,绿色生活”的朴素真理。
美术绘画区
美术绘画区则流淌着色彩的诗意。 一幅幅精美的漆扇,承载着成达少年们心中斑斓的绿色世界。 笔触之间,是对大自然纯净的热爱,是对生态和谐的美好向往,更是小小艺术家们用画笔表达守护家园的责任担当。
科技创新区
科技创新区无疑是吸引最多目光的焦点。 王胜益同学带来的航天制作模型——旋转飞行器、模拟火箭灯、绕地飞行器等,点燃了无数科技梦想,令人惊叹于小小少年心中的宇宙蓝图。 沙子又同学巧手制作的竹制弩和小型飞机,展现了传统材料与现代构思的巧妙结合。 杨正睿同学精心设计的植物微景观,则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微观缩影。 邓知瑞、李铭凯、徐子腾同学更化身为热情的“绿色使者”,通过积极的宣传与互动交流,让“循环利用、减少浪费”的种子在更多心田播撒。
活动现场
小创客们自信满满,落落大方地讲解着作品的灵感来源、制作奥秘和蕴含的环保深意。他们的专注与热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频频驻足与由衷赞叹。同学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分享中共同成长,创作的喜悦与成功的满足感洋溢在每一张纯真的笑脸上。
成达少年说
五(2)班 邓知瑞
“小小创变家成果展”聚集了北京市50多所中小学的展位。 大家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环保物品,十分精美,有自己做的手串、有用木头做的模型、有用掉下来的树叶做的叶画…… 很多人都来参观,觉得我们做的东西很精美、很实用、很环保。 我们还卖出了一些自己做的小物件。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其实身边有很多看似不起眼,或准备扔掉的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循环使用。 我们要做绿色未来的开开创者,让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成为习惯。
五(3)班 李铭凯
在“小小创变家”活动上,我们展开想象,将家中的闲置物品变为有趣精美的小手工,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清华附中的哥哥们以玻璃纤维为原材料,设计出了极具纪念意义的尺子。 而另外一所商店则自己制造了无人机。 从清华附中的玻璃纤维纪念尺到自制无人机,“变废为宝”的理念在交流中深入人心,也让我们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变得真实可感。
五(4)班 王胜益
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小小创变家学习成果与交流活动”。 到了现场,我们看到了好多“变废为宝”的神奇作品,印象深刻的有用废旧部件组装的新型无人机,用咖啡渣栽种的小蘑菇,遇水变色的雨伞,还有用自己所学的编程开发的小游戏等好多有创意的作品。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也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
五(4)班 李悦宁
“AI创变家”活动现场,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有小夜灯、火箭模型、编织手绳、毛线玫瑰…… 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极力推荐我的商品,终于一位漂亮的姐姐买下了一串玫瑰色的彩绳。 我开心地一蹦三尺高,嘴里比吃了蜜还甜,我还换来了心仪的布织布,锻炼了口才能力。
展望未来,首师附一小表示将持续深耕创变沃土,不断拓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空间,每一次动手实践,每一次奇思妙想都在为成达少年们赋能,让他们在绿色创新的道路上,以独特的创造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