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高端备课3.0,探索教学新策略!

时间:2025-07-08 14:01 北京市八一学校
【字体: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4日,基于高端备课促进创新素养导向学科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项目“高端备课3.0”2025年春季学期总结展示活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成功举办。活动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团队、北京各区教研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共300余位老师齐聚一堂,回顾总结春季学期中的重要经验与体会,共同探讨和分享关于如何在学科课堂中设计发展学生创新素养导向的关键方法与策略,讨论利用中国科学家创新研究成果转化进入中学课堂的可能性与前景,展望共商未来高端备课3.0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与世界科技竞争的加剧,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更加迫切,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创新素养发展与面向创新的教学设计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基于学科的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教学未来的重要使命。基于此重要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团队发起“高端备课3.0——基于高端备课促进创新素养导向学科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项目”。

在2025年度春季学期中,北师大研究团队与7所重点种子学校深度协作,以中国科学家创新研究成果为创新引领,深挖成果内部的多维度教育价值,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组织探究实验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促进学生学科创新素养发展,促进教师创新型教学专业素养发展。这不仅为我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奠定基础,更推动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耕课堂  专家领航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化学)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在会议伊始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团队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中的前期探索,阐述分享了“高端备课3.0”项目设立的初衷。

北京市八一学校王华蓓校长在致辞中,欢迎各位教师来到八一学校共同研讨和学习。八一学校参与高端备课项目13年,可以看到整体团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专业成长与提升,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教师而言,“高端备课3.0”项目是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八一学校金雅娟老师曾说:“我们经历了一个团队为了同一个目标去探索——推翻——重建——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思维惯性的阻挠,有毫无头绪的迷茫,有多种思路的纠结,有找到突破的兴奋,有看到效果的喜悦,有对知识、对学生、对自己的全新认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通过与专家研讨、跨校交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学会将前沿科研成果巧妙融入课堂,让教师在思维碰撞中优化教学策略,逐步成长为兼具学科素养与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接下来,依照丰台区、海淀区、昌平区、房山区的顺序,各区教研员、重点种子学校的教师以及教育专家分享了在2025年春季学期所开展实施的项目,老师们分享了从拿到科学家成果的无措到在专家指导下能够流畅地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心得体会,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创新研究成果向中学化学课堂转化的关键策略和生动实例,展望了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化学课堂的特征与未来前进方向。

教学实践  思维飞扬

现场课《齿科修复材料的设计与改良——胆汁酸的创新应用》第一课时,由八一学校陈颖老师带领学生,从材料的需求出发,梳理材料的性能和性质,结合化学知识,找到符合需求的物质结构,建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创造性地设计符合需要的材料结构,大胆地对传统齿科修复材料进行了改良。

该项目第二课时,由八一学校庞雪老师现场展示课例,与学生就北京师范大学朱晓夏教授的成果展开互动。她引导学生对胆汁酸的物质结构进行分析论证,找到改良胆汁酸结构之后,设计成更优良的补牙材料,体会科学家在开发新材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点亮学生设计高分子材料的创新思维,让大家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创新。同时,和科学家进行线上对话,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的热情。

庞老师的授课生动有趣,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素养发展的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活动,表达流畅,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创新研究成果转化课堂带给学生的无限可能。

研教相长  未来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团队分享了在整个高端备课3.0项目中与老师们共同设计、共同研讨过程中的经验。王磊教授代表高端备课3.0团队向在场所有教师发起呼吁,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学校能够参与到高端备课3.0项目中来,共同探索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为我国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经验。

本次“高端备课3.0”2025年春季学期总结展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专家团队与汇报教师以专业的知识储备,对于中学课堂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新型创新素养导向课堂的前沿眼光,与参与活动的老师们一起,共同总结和探讨通过中国科学家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来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可能,为未来在化学课堂中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全新展望!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