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与子同袍!区教育系统300余人支援医疗保障工作

时间:2022-12-22 09:06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12月18日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区教育两委紧急调配具有医师、护士等资质的校医支援社区服务中心工作。

在12月18日接到教育两委的号召和动员后,中关村学区连夜部署和行动,第一时间组织学区内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医、干部教师驰援医院,携手抗疫。

12月19日一大早,一支由34名教师组成的教师支援队在学区干部带领下,紧急奔赴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关村医院,开展志愿支援工作。

他们有的刚刚退烧,身体还在病程恢复期,有的家里两个孩子还在发烧需要照顾,有的顾不上照顾家里的老人,有的家住很远却每天8点准时到岗……34名教师积极报名,义无反顾投身这次特殊的抗疫工作。

这34名教师中有6名校医,28名学校行政人员或教师。他们来自学区管理中心和19所中小学、幼儿园。

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主任王振惠在做好组织工作的同时,也亲自带队,她特别感动于学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对这项工作的鼎力支持——

“我们学区各中小学、各幼儿园书记校长、园长们第一时间快速响应,推选出自己单位身体健康的校医、保健医和认真细致的管理干部驰援医院。大家讲政治、顾大局,更有着一份与医护工作者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感人情怀。因为平日里,我们和中关村医院、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在师生健康领域合作密切、亲如一家的医教共同体;疫情三年,我们更是多次携手,共同守护校园健康,历次不论是学生、幼儿的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还是涉疫环境采样、风险排查,社区医院都是决无二话,第一时间入校入园,给予我们无私的、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据了解,此次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保障工作的时间为每天8:00-16:30,中午11:30-13:30午餐及休息。教师支援队按学区的统筹和医院的需求,有序参与支援。他们全情投入、坚守岗位,负责门诊分诊、引导挂号问询、药剂整理分发、抗原检测、驾驶员体检辅助、保健数据整理、心电图检查等工作,极大地缓解了两家医院医护人员短缺的压力。

中关村中学老师 王健

王健老师家住通州,却能保证每天八点准时到岗,并一直坚持到科室病人全部看完病才下班。她被分配到全科医学门诊做分诊指导工作,就诊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她就协助行动不便老人就诊,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科室的医生护士都是阳性病人,王健老师克服被传染的恐惧心理,遇到护士不舒服,主动承担预检分诊,协助挂号缴费和各种咨询工作。

双榆树中心小学总务主任 介忠智

介忠智主任刚刚退烧,依然伴有头痛、咳嗽,但他克服自身困难,积极参加到支援社区医院的志愿行动中。他的爱人也是一位医护工作者,工作非常繁忙。为了顺利完成支援任务,他们就把孩子交给母亲照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岗位。

中关村一小老师 马志莲

马志莲老师有两个孩子,一个发烧未痊愈,一个年龄小需要照顾。得知支援社区的消息后,马老师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第一天工作结束后,马老师晚上就自测抗原阳性,虽然社区医院和学校都劝阻她休息,但马老师说,现在急缺医护人员,只要不发烧,她就能坚持。

支援队中还有很多老师都处在病程恢复期。他们每个人都克服着不同的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得到支援的医院也对老师们的辛苦与付出表达了最真诚的谢意。

中关村医院副院长、工会主席 许影丽

“特别感谢中关村学区的老师在医院人员最紧缺、疫情最严峻的时刻站了出来,与医务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携手抗“疫”,让我们医务人员感到了温暖、信心与希望。老师们有高度责任感,不计个人得失,兼顾学校线上线下各项工作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面对疫情满腔热情迎难而上很快进入角色,在各个岗位上都有出色的表现。”

双榆树医院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郑然

“感谢老师们在我院最困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加班加点协调周边学校的师资队伍,第一时间到我院进行支援。特别是人员紧张的药剂科、护理组、分诊台、心电图室,都能看到老师们春风化雨般努力工作、热情奉献的身影。真心感谢老师们的帮助,让我们医教联合,共渡难关。”

对大部分老师来说,他们都是第一次在医院工作,每天的短短八小时里,他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医护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老师们看到了认真、乐观、负责的医护人员,也为同去支援的同伴点赞。

中科一幼 王学聪

“两天支援,感受颇深。一是在支援的小团队,认识了一批积极向上的小伙伴,每天都给予相互的支持和鼓励。当药房需要药时,大家都搬起箱子往药房送,一天下来,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体验,但对于医务工作者,这可能就是他们的日常。

二是我们所在的社区医院,接触到的每名医务工作者都很认真、乐观、负责。两天中,郑然科长不时提醒我们喝水、吃饭、注意安全等,就像一个“大家长”照顾着我们。本就不大的药房库房,被各种药材堆满,药房刘月大夫都要挨个核对,晚上要下班了,她没有收拾东西回家,继续把来的货都入库。非常感谢在疫情三年中,永远冲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明天四幼 周爽

“分装药片,看似简单乏味,但却是一项需要专注的工作。每一袋需要10片药片,这一袋药片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能够帮助到更多患者。为了能够更快地完成当日分装工作,专注提升分装速度和准确度,大家几乎没有喝上几口水。护士姐姐总是提示喝水,但我们为了保证无菌分装,双手在分装工作完成前都尽量不触碰其他物品。”

中科启元 张博

“这几天我被分配到了药剂科工作。因为物流的原因,医院之前无法到货的大量药品在这两天到货了。第一天需要把药品码放到货架上,第二天开药患者激增,我们根据药方到不同的货架上配齐药品。这不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保证药品不要拿错,还要多用脑记住药品的位置,及时配齐药品以免患者等候时间过长。这是一项需要集体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工作,我刚好遇到了这么多认真、负责的小伙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关村学区的校医、干部教师们,在抗疫时光中,从未缺席,他们一直坚定地站在社区医务工作者身边,尽己所能,倾力奉献;以凡人微光汇聚战疫火炬,从始至终。

截至目前,17个学区管理中心已和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308名支援人员已全部到位,其中具有医师等资格的166人,其他人员142人,多是学校心理老师,学区、学校的干部。

为保证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17个学区管理中心和29个社区服务中心、街镇分别建立了“医教互助”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比如,万寿路街道知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环境寒冷,特意送去暖宝;学院路街道协调了支援人员的停车位、午饭等问题;社区服务中心专门派出干部统筹安排好支援人员岗位。

工作过程中,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办园点校长、园长都高度重视、顾全大局,亲自逐一动员校医参与支援工作,“阳过”“阳康”人员及时补位,并送上“温馨大礼包”表达特殊时期的关心关爱。

目前,社区服务中心结合支援人员行医资质情况,分配了不同的工作任务。有医师资质的校医被分配到社区服务中心心电图室,心电图门诊重新开设;特殊教育学校校医到位后,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接待聋哑病人了;支援的教师们还负责耐心接听老人们的咨询电话,缓解了老人们的焦虑,帮助老人们解决突发困难。在门诊分诊、引导挂号问询、药剂整理分发、抗原检测、疫苗接种、体检辅助、保健数据整理等工作中,校医、志愿者们也是认真负责,广受好评。

后续,教育两委将储备好支援工作的后备人员力量,形成梯队,以应对临时人员因身体不适无法到岗等情况,确保支援人员数量和质量,以教育工作者的勤勉、尽责、热心和担当助力社区服务中心共渡难关。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