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是海淀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更是2023年海淀教育的一号工程,争创工作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宗旨,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从2月开始,海淀教育推出“义教优均”系列专题报道,展示海淀教育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成果。
在海淀区西山脚下,有这样一所学校,她由原海淀区巨山小学、西山小学、陶行知小学合并而成,于2014年7月建成,定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学校现为一校两址,有41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122名教职工。学校规模不大,但足球、戏剧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突出。本学期以来,学校捷报频传:小蒲公英戏剧社在北京市第二十五届学生艺术节展演中再次斩获小学组话剧金奖;二、三、五年级的多名学生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校园,看看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如何开展的~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活动活动肢体。”与其他课程相比,戏剧课上的肢体活动别具特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两两一组摆出障碍动作,其他两名同学选择扮演“盲人”和“聋哑人”,提前商量好一些动作为“暗语”,相互帮助,逐一通过障碍物。
这样轻松又略有难度的小游戏,让同学们既活动了肢体,也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让课堂的气氛瞬间热闹起来。
身心放松后,同学们又练起口腔操和绕口令,通过伸舌、卷舌、饶舌、弹舌等方式,锻炼口腔灵活度和台词功底。
基本练习完成后,同学们围坐成一个大圈,开始了整节课的核心内容——创意表演。老师在圆圈中间放上一个矿泉水瓶,让同学们想象这个水瓶可以变成什么,并通过表演表达出来。望远镜、烟花、话筒……一个小小的水瓶在同学们手中变成五花八门的物件,很好地锻炼了同学们的想象力、观察力、信念感、表演力。
学生 范书宇
“我参加社团之后,上台不拘谨了,也大胆了。虽然排戏的过程很辛苦,但在演出后得了奖特别有成就感。我特别喜欢上戏剧课,希望能把良好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
学生 李延博
”我在戏剧社里参加过一些大戏和两场比赛,两场比赛都取得了区级的第一和市级的第一,这不仅给我增添了很多荣誉和快乐,对我生活也有更大的帮助,比如我在每次升旗仪式的时候更加自信,戏剧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
据介绍,学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戏剧教育,2014年成立蒲公英戏剧社团,对一至六年级的好苗子进行梯次培养,并开设了戏剧校本课程,将戏剧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艺术、体育、劳动等多学科进行融合,进一步发挥戏剧的育人功能。
德育主任 曹佳佳
“戏剧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孩子们在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提升,创造力的展现,还能收获到自信阳光的性格。孩子们在排演一些经典优秀剧目的同时,通过研读剧本、理解剧本,进而表演和呈现,整个过程对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学生 尹泽
”排练过程中我们每天都是一排就一整天,大家都很累,但是都没有放弃,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之后我也要保持这种坚毅的力量。”
学生 吴林浩琴
”在排《家园》的时候,我们一起在报告厅里面挥汗如雨的排练,在那一刻我感觉大家更加团结了,我也学会了团结合作。”
十年的戏剧育人实践不仅让戏剧教育成为学校办学成果中的一颗明珠,更让同学们由内而外散发出“敢于担当、善于合作、乐于学习”的精神品质。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进修附小紧紧围绕“课程育人”的时代要求,依据育人目标整合三级课程,从“基础、拓展、创新”三个维度,“人文、科学、艺术、身心健康、实践活动”五个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在每个维度中,学校都把实践活动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
书记、校长 张秋敏
“我们非常关注综合实践课程,新的课程理念也强调学科整合、学科融合。在实践课程方面,我们发动各种资源落实集团的集团课程,像我们的STEM课程、风筝课程、德语课程,还有一平米菜园的课程,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在校内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挖掘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开设了形成课程的四十几个社团,让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
加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后,学校在集团资源的助力下,开设了一系列集团共享课程。“一平米菜园”就是其中之一。
种植课上,看着一周前播下的种子在育苗盒里长出嫩芽,同学们兴奋不已。大家准备好种植盆,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把种植盆一分为二,利用所学的知识确定好移栽的点位和数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幼苗移栽到种植盆里,并用条播的方式,在另外半边里又种下了小油菜种子。
这样的种植课,让同学们从种下一粒种子开始,就完整体验选种、催芽、育苗、收获等种植全过程,锻炼劳动技能,形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也培养了对植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学生 冯京京
”我学到了一些种植更细致的方式,还学到了在哪些地方可以运用条播、点播、撒播的种植优点和缺点。在学习了这些知识后,每当班里有种植活动我就会踊跃报名,还组织大家一起去学习。在家中我也种了两盆水栽培一些植物,感觉家里的空气真的变得很新鲜。”
科学教师 程然
“一平米菜园种植课程是新学期进校教育集团提供的集团共享课程。在种植实践过程当中,培养孩子们能根据劳动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的能力。孩子们学到了种植的技能与方法,体验了安全、规范、有效的开展劳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除“一平米菜园”课程外,学校还坚持让劳动课走进课表,每个年级每周至少安排一节劳动课。劳动教师耿涛就发挥自己的厨艺特长,开设了厨艺劳动课程,教会孩子们制作一些家常菜,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劳动教师 耿涛
“开展劳动实践,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初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此外,学校还把家长请进学校,利用中午的时间开设大讲堂,讲授海洋安全知识、高尔夫课程、3D打印等知识,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教育,以三山五园为切入点,结合海淀区生态环保理念,以水为专题开展社会实践案例研究,在社会大课堂中让孩子们去学习和亲身体验。
书记、校长 张秋敏
把课堂、大课堂融入到我们社会中、资源中,不仅能给孩子们开拓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也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很好的促进补充作用。我们也希望在校园内,通过丰富课程建设,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有生命、有色彩、有故事的乐园中快乐学习。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