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第十三届心理教育月启动啦!10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名单公布

时间:2023-05-18 09:58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16日,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动员部署会暨第十三届心理月活动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总结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表彰海淀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系统谋划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育人质量,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周凯、海淀区政协副主席赵小云、海淀区卫健委书记李劲涛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吴谨主持。

背景延伸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早在2012年,海淀区就获评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多年来,海淀教育坚持积极心理学导向,育心与育德相融合,不断以教育、辅导、支持三级体系建设为抓手,协同家庭、社会力量,创建了行政业务双驱联动,区域学校双向协同的心育模式,打造心理教育优质品牌,连续举办13年心理周(月)活动,科研引领心理活动创新,全方位加强预防。坚持不懈十余年开展志愿队入校送教,探索多元志愿服务模式,开通两条心理专线;连续三年开展全区心理监测,建立风险人群一生一档,全过程深化疏导;建立危机管理平台,畅通危机转介通道,及时发现并转介治疗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全力保障及时干预;坚持对心理教师、德育干部和班主任进行常态培训,率先建立海淀家长学校,每周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每年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近300名,打造全员育人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和引领性的工作,收获了良好效果。

会上,区委教工委书记王方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首要的基本任务,是新时期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强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各级各部门要务必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的浸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等工作协同发展、彼此融合;务必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举措有力见效,找准赌点与关键点,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等服务体系,注重信息收集与识别应用,注重个体预警与群体防控,切实使心理教育、预防及疏导更有效、更实用;务必要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动,有机整合社会、家庭的心理教育资源,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突破、新发展。

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反馈,她提出——

要科学解读测评结果、推进心理健康概念日常化、培育良性成长生态、坚持劳逸结合体脑并用、鼓励同伴支持与帮助等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会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关村二小、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三所学校校长从学校、班级、学生个体等不同层面,展现了学校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辅导干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会上对荣获2023年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10所特色学校及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育英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温泉分校

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在讲话中表示,海淀教育要从整体构建工作体系、多维发展工作力量、精细提升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 进一步强化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潜耕课程育人深度,常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拓展心理育人广度;

· 进一步开展主动性心理健康辅导与干预,强化日常心理排查,织密学生心理防护网络,提升心理辅导室使用率,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困惑,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确保学生心理问题的针对性处置;

· 进一步打通便捷化的心理诊疗专业通道,整合区域心理医疗资源,拓展快速就医绿色通道,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丰富学校心理疏导服务供给;

· 进一步构建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立系统推进机制,确保心育组织领导全覆盖,建立三级管理机制,推动心理工作多层次运行,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三位一体为学生心理护航;

· 进一步深化全时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搭建线上“心灵树洞”,完善心理监测预警平台,提升心理防控准度,建好学校心理信息平台,探索网络心育模式;

· 进一步打造专业化的心理师资队伍,配齐建强专业队伍,用心用情呵护学生心灵,增设心理副校长,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引领,聘请精干志愿者队伍,为师生开展定制化心理服务。

未来,海淀教育将把握新形势、新挑战,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系统治理的原则,聚焦三环节,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干预、心理专业诊疗,做好三保障,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形成心理工作新常态的“六个抓手”,打造全链条、全流程的心理育人体系,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会上,海淀教育整合资源、强化优势,成立了涵盖42名专家的新一届的心理志愿服务队并为志愿服务队专家代表颁发聘书。大会发布了《海淀区中学选聘心理健康副校长工作实施方案》,聘请78位心理专家担任学校心理副校长,进驻全部中学,“一对一”为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同时,海淀教育与北大六院、回龙观医院、北大医学部、海淀心理康复医院、海淀妇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形成绿色通道,多方携手织密学生心理防护网络。

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海淀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先后发言,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心理服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辅导深化开展,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海淀心理健康教育贡献“心”力量。

赵小云充分肯定了海淀教育的心理工作,希望各级各部门以此为契机,探索更为完善的体系,创新更为有效的方法,使心理教育真正为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服务。

游森对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行先试、主动探索进行了肯定。他表示——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出发,着力强化系统性协同性,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精准干预处置能力,持续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经验和典型案例,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