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没有什么天佑中华,只有我们众志成城!” 在秋意渐浓、致敬英雄的十月里,一场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北京石油附小篮球馆里召开。退役军人王震团长带着挺拔的气质站上了讲台,以“从日本侵华到九三阅兵”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满是历史重量与家国情怀的国防教育课,让红色的种子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里悄悄扎根。
一堂课穿越千年,中日战争史变得 “可触摸”
“大家知道吗?一千三百多年前,咱们中国和日本就曾在海上有过一场大交锋!” 课堂一开始,有着丰富军事经历的王团长,就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沿着时间线展开了中日战争的历史长卷。
王团长从公元 663 年的白江口之战讲起——大唐仅用 1.3 万人、170 艘战船,就击溃了日本 4.2 万人、上千艘战船的进攻,“这一战,直接安定了之后近千年的局势”;接着说到明朝万历年间,咱们的先辈用 6 年时间打退 14 万日军,“这一仗,守住了此后三百年的和平”;再到清朝甲午战争的惨痛失利,“那一次战败,让国家陷入了长达35年的艰难境地”;最后聚焦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当“中国军民伤亡 3500 万人、歼灭日军 150 余万人”的数字被说出时,原本热闹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
更让孩子们感到亲切的是,王团长还特意讲述了北京昌平本地的抗日故事:昌平西山惨案的悲痛记忆、白羊城起义的热血抗争、黑山扈战斗中 “红蓝箍” 国民抗日军从保卫团发展到 3000 多人,最终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的历程。“原来英雄就曾在我们身边战斗过!”孩子们小声讨论着,对“英雄”和“家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九三阅兵看 “国之重器”,国防知识超有趣
“大家都看了阅兵,知道那些厉害的武器都有什么本事吗?”课堂中段,王团长话锋一转,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武器科普”点燃了现场气氛。他拿出准备好的资料,给孩子们讲九三阅兵里受阅部队的精神风貌,讲坦克、导弹、五代战机、无人装备这些“国之重器”有多厉害。
说到导弹家族时,王团长更是讲得生动易懂:打击地面目标的“东风”“巨浪”“惊雷”,对付水上目标的“鹰击”,守护空中安全的“红旗”“海红旗”,每一种导弹的用途都被他说得清清楚楚。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不时发出“哇”的惊叹,对“中国力量”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除此之外,王团长还分享了潜艇、合成旅、核聚变技术,以及长春航展、太空发电、载人登月、福建舰飞机弹射起飞成功的好消息,“大家期待的中国更强大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对少年的期许:做守护国家的“小小接班人”
“你们现在是小学生,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课程快结束时,王团长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也给出了答案:记得民族曾经的苦难,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传下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被不好的思想影响,相信咱们中国的文化最棒;把爱国的心变成学习的动力,以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好好努力。
“孩子们,加油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在你们手里实现!” 当王团长说完这句话,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家长讲堂,不只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相信这堂充满力量的课,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宝贵礼物,让爱国的种子慢慢发芽,让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