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海淀区教育系统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立足于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的高质量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形成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2022 年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也是海淀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富活力、更具特色的教育强区的关键之年。海淀教育人继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多种途径建设更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更多高水平教育人才,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能,从而实现根本上的“双减”。
2022 年海淀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依然主要依托三个途径:一是精准教研;二是科研引领;三是人才高地建设。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轮岗,让更多学生“遇见”更高水平的教师,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海淀区的教育受到各方肯定,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海淀进校”)功不可没。因为海淀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都跟海淀进校的工作密切相关。
“双减”开始后,小学课后服务成为一些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海淀进校调研了 15 所学校,为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建设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义务教育...
发布《“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和配套文 件《“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
查看详情>>海淀教科院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和显著的服务能力,为海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海淀区深入贯彻“双减”提质增效要求,全面启动教师交流轮岗 工作。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查看详情>>2022 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教育工作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出实质性贡献。
教育是海淀区的“金名片”。2022 年,海淀区深入推进“双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教育公共服务;建立了“干部教师交流数据分析平台”,按需开展精准交流;援派的北京市第十批第一期援疆教师圆满完成两年支教任务,顺利返京。
2022 年,教育人继续奋斗,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海淀教育的亲历者,海淀师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