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青山着意化为桥”,2022年7月,我欣然接受海淀区教委的安排,从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全职轮岗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小学。
躬行体验后,我对交流轮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轮岗是“智慧叠加”的过程。比如,清华附中上地小学向来重视学生阅读,我结合自身专业和原单位的阅读课程,梳理了上地小学在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构建了“紫荆”阅读课程。这样的智慧叠加,是两校办学经验兼容的过程,更是构建有活力、有品质的学校课程的过程。
轮岗是“相互成就”的过程。我结合上地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研修方案,制定了“‘清语润心’共成长,‘诗意前行’互成就”工作室发展规划。每周一次活动,共同交流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研磨教学设计,探寻教学方法,互相听课评课,从而实现团队、学生、个人三方面成长共赢。
轮岗是“自我更新”的过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轮岗前,我就在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让职业生涯“永葆青春”呢?一是不断学习,二是丰富体验。在上地小学,我体验了“诗意前行”的教育理念,感受了“因人制宜”的团队文化,结交了“追求卓越”的活泼学生……在思潮的碰撞中,在课堂的实践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生涯又掀开了新的篇章!我逐渐感受到,交流轮岗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共融共享,还是教师职业生涯良性生态形成的必然方式。
刘庆新: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海淀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命题组成员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