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用师德涵养学生品德

时间:2020-01-19 17:08
【字体: 打印本页
“我坚信,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就是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同声相应,就是与时代精神的弘扬同频共振!千古浩然气,涵养家国情。这‘浩然气’、这‘家国情’应该刻进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更应该扛在我们的肩上!”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举办的“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大会上,来自海淀区实验小学的程润老师话音一落,现场便掌声雷动。这爆发的掌声不光是献给演讲者的技巧,更是因为其中炽热涌动的家国情,深深打动了会场上的每一个人。
海淀区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了开放灵活的德育队伍建设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组织开展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实施班主任队伍梯队建设,就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举措之一。2019年,海淀区开展了第三届中小学“风华杯”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对全区250余名班主任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和指导,并组织班主任教师就带班育人主题班会、带班育人方略、情景问答、魅力展示等四个环节进行展示。开展三年一届的德育带头人、班主任带头人评选,给好班主任更高的荣誉,一方面给所有班主任树立榜样,一方面激励他们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带动作用。在北京市,海淀区的班主任队伍是非常耀眼的存在,仅2019年就有36名班主任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喜爱的班主任”,66名班主任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595名班主任荣获海淀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德育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学生的教育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存在于所有过程中。只有每一个老师都牢记立德树人的目标,每一堂课都能实现育人目标,德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海淀区利用“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大力推进在所有学科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科的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中。通过研究与实践,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得到巨大提升。区教师进修学校研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手册》,带领试点学校,聚焦关键问题,探索学科德育实施的方法和路径,最后以现场会形式展现实践探索经验和成果。实验学科初步尝试学科德育“M”课程建设,为后续教师研修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淀区的学生是这样的——
一个男孩子的毕业季小课题选择了《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因为“我们国家在核聚变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我想成长为一名核物理研究者,攻克这一难关”;当班级承担了国旗下讲话的任务后,学生会坚持在操场练习,风雨无阻、严格认真、秩序井然;当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后,学生们会积极关注,他们认识到一个国家、民族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拼搏奋进、自强不息……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