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月26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教授蒙曼主讲的海淀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大讲堂第五讲与广大家长朋友们见面了。
本次活动由海淀教科院与海淀学区管理中心、中关村三小联合举办,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王方参加活动并致辞,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主持活动。
嘉宾介绍——蒙曼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历史学博士,现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蒙曼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和《典籍里的中国》等栏目节目中担任主讲和文化嘉宾,受到学生和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曾获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本次讲座中,蒙曼以《“小学”与“大道”》为题,讲授家庭教育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蒙曼首先介绍了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对“小学”与“大学”不同阶段学习任务的论述。
1“小学”(8-15岁)
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规矩与做人),“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基础知识)
2“大学”(15岁以上)
教之以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道理)
在“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中,蒙曼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进行讲授,指出“小学”阶段(8-15岁)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规矩与基础知识,“小学”阶段要做到“三个唤醒”。
1 唤醒心灵 让孩子知“美丑、善恶、是非”。
2 唤醒身体 加强对孩子身体的锻炼。
3 唤醒头脑 在尊重孩子个性与特长的基础上,激发孩子学习的内生动力,唤醒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渴望。
蒙曼还对“小学”阶段(8-15岁)家长能做什么进行了论述,她提出了“人皆可教、因材施教、即事施教、言传身教”四点。
1 人皆可教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全情投入。
2 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发展方向等特点,做到“量体裁衣”。
3 即事施教 家庭教育要善于利用家庭场景进行教育,遇到一个事情就可以实施一次影响。
4 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要形成家庭特有的“场域和风尚”,教育孩子“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走得出去、想得出来”。
针对“大道”,蒙曼表示,教育的出发点是让人变得更美、更自由,更知道审美。三才天地人,“人”就是大道。培养一个有自尊又有自在的“人”,才是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
《题画》
春晴今日又逢晴,
闲与儿曹竹下行。
春意近来浓几许?
森森稚子石边生。
元朝著名女书画家管道升的诗中涉及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体现了有效陪伴的心态、风骨教育的内容,也有隐隐的期待、不露声色的喜悦。家庭教育最高的境界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父母的成长带动子女,同时让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的获得,而不止是对家庭的付出与牺牲。
在采访环节中,蒙曼也提出了对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与忠告——
蒙曼
家长能做到“非功利性”的教育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为王做宰、封妻荫子”,而是让人得到更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有足够的悠闲、足够的乐观,这样才能在教育上有更平和的心态,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海淀这个家长学校办得特别好,因为人人都需要教育,我们现在把教育的重头戏老是落在孩子上,其实不光孩子需要成长,家长也是需要成长的,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大家共同成长,才是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样子。
据了解,海淀家长学校成立于2021年12月2日。为进一步贯彻《海淀家长学校工作方案》要求,构建区级-学区-学校三级联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使区域系列化家长培训活动不断深化,海淀教科院与海淀区17个学区管理中心联合举办了“海淀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讲座从12月18日开始,共举办了四讲,分别邀请了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知心姐姐”卢勤、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这四位专家学者的讲座课程在海淀教育云直播平台播放的数据显示,海淀家长学习人数已近31万人次。
区委教工委书记王方在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办好家庭教育,关乎孩子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正稳步驶入快车道,需要学校、家庭思考和重建各自符合规律的育人方式,让教育回归本原,家庭教育进一步回归育人常态。
首先,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其次,健全家庭学校共育机制
再次,发挥家长主体作用
海淀区将继续以家长学校为载体,继续紧扣时代要求,高质量实现资源共享,高水平组建人才队伍,在构建服务区域协同育人体系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办好百姓满意的家庭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与智慧。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