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附小:关于快乐“双减”,我来举个例子~

时间:2021-12-10 09:38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为了搭建各校相互学习的平台,持续推进双减工作,11月26日上午,海淀区学院路学区在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召开了以“‘双减’落地 快乐‘童’行”为主题的“双减”工作现场会。

精准发力“双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院路学区各校双减工作落实的总目标。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学院路学区分别召开了学区书记校长、资源单位及各校双减干部、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先后四次对各校进行检查和指导。接受北京市四不两直检查,先后五次邀请了专家分别为家长、教师做了有针对性的讲座,内容包括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孩子学习力、克服家长焦虑心态和提高教师工作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双减工作的落实。

现场会上,九百余名学生及体育社团学生进行了大课间活动展示。自编素质操、跑操、班级十人八字跳绳,艺术体操、花样跳皮筋等特色展示,充分体现学校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更彰显了石油附小的朝气与活力。

体育一直都是石油附小重点关注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科学合理地布置体育作业,使课后服务全方位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学校一直努力的方向——

探索课程改革,丰富内容:学校构建了特色体育课程,即“国家课程+特色课程+校本课程”模式。低年级为健美操与武术,中年级为软式棒球与跳皮筋,高年级为体能与游戏。

务实大课间与活动课,保证锻炼:落实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改良大课间内容与形式,从学生兴趣引导出发,从效果上把关,力求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精选体育作业,增强效用:学校作为“三精准”实验校,通过小程序为每名学生制订了专属的体育家庭作业“处方”,协助学生养成“每天课外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行为习惯。

提升体质,举措多:完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综合评价。学校特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指导学生科学开展体育锻炼。

丰富课后服务:开设多样体育课程,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田径、足球、武术、乒乓球、摔跤、篮球等项目在校园遍地开花,形成了连续不断的赛事。

学科融合主色调: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充分施展学科融合,如学校开展的“小足球大课堂”综合实践课程,让多学科老师参与课后服务。

除了大课间活动,还有传统手工艺制作、绘画、书法、科技制作、极具创意的学生作业展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示了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丰富学科体验,落实五育并举,为学生搭建了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整体规划,创设课程、丰富社团、开展活动,长远着眼于学生的美好未来。

聚“能”于“生”,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充分利用校内劳动资源,组织实践体验;将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与特色活动相结合,整体统筹、有机融合、分类实施。

美育的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课堂+课后”联合学习模式,习得知识与技能。将美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课程普及、社团提升、美育活动等形式

面向未来,享受科技带来的快乐:学校科技团队(科学综合组和信息组)主要加强了三方面工作:突出重点,确保课堂教学提质;整体协调,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统筹资源,开展好科普工作。

在作业与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学校秉持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观,以“目标导向”“整体设计”“反馈改进”和“尊重差异”为基本理念,整体联动,开展了“优化作业设计,快乐有效学习”的研讨与实践。

石油附小党总支书记郭红霞作工作汇报,她从课内优化管理全面提质增效,课后丰富服务落实全面育人,落实“五项管理”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学校双减工作的研究成果。

据了解,石油附小针对校内提质,学校从教育理念、实践举措、提升质量三个维度寻找发展新突破。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精准发力,向课堂要质量,确保教师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能学会学,学足学好;针对课后服务,学校通过“五提升”“五统筹”,坚持将课后服务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丰富服务供给,落实五育并举。同时,学校努力构建高质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提升学校育人实力。

“双减”路上,教育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家校共育再出发,形成“减负”合力,让每位学子更有个性地成长。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家长学校课程、“心声”共育平台,引导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号召家长组建石油课程讲师团、家长护路队,深入班级,共同打造家校合力育人的新局面,建构良好的教育生态

三位市级骨干教师就双减之后石油附小高效课堂、作业设计、课业辅导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海淀进修学校校长助理马耀国指出,石油附小“双减”工作尊重学科教学、学科学习规律,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学习项目设计方面的创新、课后答疑方式的创新以及作业形式大胆创新,彰显团队蓬勃、健康的生命力,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会上,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方希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全市基础教育校长大会精神,全力把课后服务工作做好做强。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加强课后服务资源保障。以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为切口,推动校内提质增效。着眼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校内提质各项任务。

“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自“双减”以来,海淀各校开展了许多探索实践,总结了特色经验,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通过现场会,各校将相互学习,不断完善“双减”举措,让教育真正回归课堂、回归校园,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校园、更加享受校内的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