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4月29日,以“侨海联世界·一起向未来”为永恒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侨海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行。论坛现场,北京市海淀区与美国密歇根州首府兰辛市共同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两地在长期友好交流的基础上,正式开启了科技、教育、文化等多领域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4月28日,美国密歇根州兰辛市长代表团一行参访海淀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立会见了美国密歇根州首府兰辛市市长安迪·施尔一行,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参加会见。
唐建东谈到,海淀区教委连续三年协办了“海淀-兰辛教育论坛”,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随后,在双方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海淀区交大附中分校、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与兰辛市伊斯顿中学、波斯特奥克小学分别签署了友好学校协议,标志着两地教育资源合作共享迈入了新阶段。
4月27日上午,在海淀区侨联的支持下,海淀区师生与美国兰辛代表团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一场中美学生共同参加的“Yes I can!《2050未来世界》行”活动,此活动是由美国密歇根州中学生Selene Zhang发起,并得到前美国国家小企业协会董事局主席Chris Holman和美国红杉国际教育协会主席、海淀区侨联委员张韧的大力支持与辅导的跨国、公益、民间活动。该活动旨在汇聚全球中学生的智慧与创意,共同探讨在AI和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的世界将如何演变。
活动中,美国密歇根州首府兰辛市市长安迪简单介绍了兰辛的城市情况以及特色优质资源,表示2050年兰辛城市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戴文胜致辞并憧憬2050年交大附中集团的未来。他提出,交大附中以建立一所富有生命动力的幸福学校作为师生的共同愿景,培养学生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清华附中学生张敏行和杨灵畅、人大附中学生刘天馨、一零一中学学生王睿、交大附中学生龚晨先后用英文发言,结合各自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想象,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于2050年未来世界的影响。同时与安迪的儿子Ryan,以及来自线上美国亚特兰大的学生Jayden Xu和Caleb Varnadore、密歇根州的活动创始学生Selene Zhang、美国波士顿的学生Chris Shu进行了广泛交流。
活动还就“2050未来世界如果人类和机器人一起出现在奥运赛场,谁将获胜?”为主题开展三对三的辩论活动。由之前发言的五名学生,加上交大附中学生陈恩修,一共六位海淀学生以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为辩论基点分组进行辩论,充分展示出海淀学子高水平的语言和科技素养。
辩论后,前美国国家小企业协会董事局主席、美联储底特律顾问Chris,美国国家小企业协会现任总裁Todd,美方嘉宾赵志华博士,以及中方嘉宾交大附中国际部副校长程学军、交大附中全国机器人竞赛金牌辅导员朱阁、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教师刘毅畅谈2050年未来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活动为海淀区与美国密歇根州首府兰辛市友好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淀区高质量的教育定位也对国际教育交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下一步,海淀区教委将锚定“人工智能+国际教育”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聚焦这一热点关键词的中美高端交流活动,培育中美教育交流品牌项目,为海淀区发展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在中美文化和教育合作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海淀区教育系统与美国密歇根州兰辛市开展了务实且深入的教育交流活动。2019年海淀区教委领导带队首次赴美国兰辛市开展访问交流,签署教育合作意向书,双方正式开启校际间交流合作的模式。2022年海淀区教委国际办组织交大附中分校、清华附中上地小学与美方通过线上交流,商谈建立友好校事宜。交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去年刚获得北京市教委的批准,将同步引入国际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多元化评价方式,为交大附中教育集团在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提供多角度的思考,促进交大附中教育集团更好地发展。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小学作为海淀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首批成员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展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国际理解活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少年。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