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点赞!海淀这一学校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时间:2024-09-29 09:17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育鸿学校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受到表彰的模范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绩突出,评选表彰旨在引领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团结奋进新征程、积极建功新时代。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建立于1890年,是一所有着134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也是海淀区唯一一所民族小学。目前学校教职员工近200名,在校生2521名,其中,少数民族师生约占15%,来自18个不同的民族。2023年1月,海淀区民族小学荣获“全国第十批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单位”称号。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活动,并发表了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希望民族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中国的民族特色文化方面,特别是在正确的民族观上,能更胜一筹”。海淀区民族小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砥砺前行,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领导 党建引领健全“铸牢”教育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对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16字要求。民族小学将这16字要求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学校在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党总支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领导作用,为“铸牢”工作把关定向、引领航向。

固本强基 多元课程拓展“铸牢”教育渠道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科学谋划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内容,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把握课堂“主渠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民族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由学校全体教师共同编写的《民族习俗教育读本》出版发行。

拓展校园“主阵地”,与各民族伙伴心连心,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爱心义卖”活动,把义卖善款或物资全部捐给了疆、川、黔、蒙、藏等民族地区的小伙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校也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并捐款捐物,并嘱咐孩子们在书信中带去他的问候。

文化浸润 “和·融”理念夯实“铸牢”教育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来校座谈会上强调要“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小学牢记总书记要求,坚持“和谐、融合”理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在文化浸润中获得情感体验,将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融入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涵养文化育人氛围。

学校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全校师生共同“学写书法”,形成了“全民习书法”的文化氛围,近千人次师生在全国、市区级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全国书法教育实验校”荣誉称号。

传承武术精神,发展“武术社团”。学校武术社团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拳头产品,对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培养学生800余人,参加全国、市、区级比赛30余场,获得232项个人成绩。

引进名家弘扬国粹,成立“鸣晓京剧团”。聘请了“荀派”第三代传人方开柳等老师教京剧,社团的孩子们多次登台演出,在“国戏杯”、区艺术节等比赛中获奖,参加了央视戏曲频道节目录制,还到日本、澳洲进行交流,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传承民族音乐成立“馨星民乐团”。学校多年来一直积极普及民族音乐,至今,馨星民乐团连续五届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金奖。

体验感悟 主题活动丰富“铸牢”教育内容

学校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和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搭建和融民族文化舞台,举办民族运动会、传统服装节、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宣传等活动,通过互动体验,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学生心中。

2019年学校受邀参加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同心同行七十年 坚定不移跟党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启动仪式,成为在京各族人民欢庆建国活动重要直播点。学生们以竹竿舞、舞龙、多民族集体舞等表演形式载歌载舞表达出各族少年儿童的爱国心、爱国情。

辐射带动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助力“铸牢”教育共融

学校深化“和•融”教育实践,扎实推进“一心三气五育七树九能”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建设,打造交往交流交融协同平台。开展“民族一家亲——民族文化我知晓”德育主题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举办“家长大讲堂”,在中华民族园开展实践研究活动,体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组织学生深入开展“手拉手”“民族一家亲”等活动,通过网络媒体、通信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学生与民族地区学生交流和分享,与民族地区的学生互结对子,结交好朋友,增进友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每年接待来自多民族地区的教育界同仁参观交流。

下一步,学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高立意,重内涵,见行动”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和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团结交融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