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1月1日上午,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金帆扬艺韵 纸墨绘新航”美育时光长卷大型展览在中华世纪坛开幕。这场凝聚着北医附小四十七年美育耕耘的成果荟萃,融合了剪纸、书画、新媒体艺术等多元表现形式,为首都市民开启一段沉浸式的美育体验之旅。


活动在古韵悠扬的热场表演中拉开序幕。古筝演奏清音流转,非遗展示巧夺天工,现场书画笔走龙蛇,武术表演气势如虹,舞蹈演出衣袂翩跹,多元节目相映生辉,充分展现北医附小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与蓬勃的精神风貌。
北医附小党总支书记田国英表示,本次展览既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长期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旨在让美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以艺术之光点亮成长之路。

在节目展演环节,国粹京剧的铿锵锣鼓与现代沙画表演交相辉映,剪纸、书法、绘画的融合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在金帆历程介绍中,学生们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学校金帆书画院的发展故事。现场师生与家长的温馨互动,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北医附小校长王含表示,北医附小开展剪纸艺术已有47年,随着历史的传承,“一把剪刀”已成为全校的文化标识。北医附小已经连续三次被评为北京市金帆书画院,未来,学校将在“金帆号”的引领下,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学校的追求与时代的使命,继续扬帆启航。

开幕式后,在贝贝“船长”和依依“领航员”活泼可爱的导览下,来宾们开启了“金帆号”美育时光船的奇幻之旅。五座“美梦岛屿”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贝贝和依依
在“剪纸”的世界,一片“红色的森林”呈现出匠心传承的纸间流芳。从“童心巧手 纸承古韵”到“古都新象 纸展轴风”,再到“方寸之间 纸传寰宇”,展现出北医附小剪纸艺术从技艺传承到文化理解,再到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升。


步入“书画”的天地,“墨韵育新芽”整齐有力,“丹青绘雅趣”温润心灵。“百草绘生机”的创新实践,让现场观众深切体会到——美育从来不是孤立的风景,而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沃土。

在“创意画”舞台,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赢得阵阵喝彩。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创造的无限可能。今天画布上的自由笔触,正是未来驱动社会创新的点点星火。


当传统走进“新媒体”世界,科技为美育注入了磅礴力量。数字技术让千年文明“活”起来,让静态艺术“动”起来,这正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拥抱变革、赋能未来的积极探索。

展览中的“彩虹桥”互动区,成为“人人向美、美美与共”育人生态的生动缩影。这片空间寄托着美好期盼——美的种子将从这里出发,播撒到更广阔的社会土壤中。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 梁芊宇
剪纸艺术给我带来改变是全方位的。在技能上,我从一条直线都剪不直,到现在能剪出各种复杂的图案,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剪纸让我变得更有耐心和恒心了,这种耐心和恒心也影响着我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让我能够沉下心来面对各种挑战。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作为家长,我亲眼见证了孩子从最初对剪纸的好奇,到如今能够独立完成剪纸作品的成长过程。加入剪纸社团后,她更加细致观察日常生活,剪纸让她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孩子第一次向我展示剪纸作品时,我惊讶又感动,惊讶于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这样一张作品,同时也感动于北医附小老师们的默默付出和悉心指导。
海淀教委副主任赵霞表示,北医附小的美育成果展是海淀践行“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使命的生动实践。她赞扬了展区优秀作品与小向导生动导览尽显美育生机与育人成效,是海淀美育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海淀落实教育部要求,通过深化美育改革、创新实践路径、构建协同格局推动美育发展,北医附小作为教联体实验校,成果是机制赋能的例证。未来,海淀区将从完善美育育人机制、深化教联体建设、强化资源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深耕美育沃土,培养兼具审美素养、创新精神与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海淀区人大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李航表示,展览中的作品体现出了学校47年来深耕艺术教育的坚守,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成果和金帆书画院创新实践的活力,让美育浸润有了可触的温度。希望北医附小能够继续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供有益经验,同时让美育浸润到每个孩子的心田,让艺术火种点燃孩子们的创新激情,共同谱写新时代首都美育工作崭新篇章。

此次展览全面展现了北医附小美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从获评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北京市艺术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到开展国内外艺术交流,辐射带动兄弟学校发展艺术特色,北医附小金帆书画院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已从校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将继续开拓创新,在新时代的美育征程中破浪前行,再谱华章。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