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在八一,创新的梦想拔节生长!

时间:2024-01-05 16:25 北京市八一学校
【字体: 打印本页

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开物苑火箭实验室里,G2024届高三年级1班、八一学校物理社团原副社长蔡光宸,接受了八一校园记者站学生记者的采访。在热切地交流中,蔡光宸的睿智思辨和对物理的深切热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自小就热爱创造发明,在八一学校这片肥沃的科教土壤中,这颗创新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多元课堂  开启科创大门

说起为何与物理结缘,从小就热爱动手和思考的蔡光宸,对生活中所见的自然现象褒有天然的好奇心。物理学来源于生活而又超脱于生活,让他深深地为之着迷,特别是在读到“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这句话后,蔡光宸愈发地热爱起这门从生活现象入手,解释宇宙万物的学科。

在升八一学校高中部后,学校里浓郁的科技氛围,专业齐全的科研设备,让蔡光宸一颗发明创造的心,按耐不住得欣喜。“开物院和天宫院中,有我们在科技馆才能见到的风动设备;通用技术教室里有车床、台锯、手锯,以及数控工设备,比如CNC专用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 ”蔡光宸如数家珍般,盘点着实验室里的“宝贝”。

以“建设一流国防科技特色高中”为目标的北京市八一学校,不仅有科普卫星数据共享实验室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还有以星、箭、站、器四个航天实验室为载体的航天少年科学院,以及汇聚了航天专家资源的航天科技教育联盟。


八一学校特色实验室

“来到八一后,一扇崭新的世界之门在我面前打开了,我终于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把脑海中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变成现实!”蔡光宸在八一学校,找到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蔡光宸与同学接受央视采访(左一)

高一的通用技术课程上,物理老师常树岩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用木头搭建任何自己可以想象得到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做出一个火箭模型呢?”也是在这门课上,蔡光宸开启了在八一学校的“科研生涯”。他用车床磨出锥体,将它与PVC管制的箭体搭在一起,完成了一个可发射的火箭模型,常树岩老师不仅在班级里展示,还推荐给其他专业课老师。

此后,蔡光宸的创新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常老师的带领下,他和同学们自发组成科研小组。“常老师不但给我们讲授物理的思想方法,还非常认可和支持我们的实践,提供实验的场所和材料,让我们把火箭、卫星、大炮都做了一遍!”

在物理课上,徐存臣老师的一句“巧分巧合”让蔡记忆犹新,受益匪浅。“巧分巧合,就是将整体划分为部分去解析,将部分整合为一体去理解和研究,每当我解不出来题时,想到这句话就豁然开朗”,蔡光宸说,“徐老师教会我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一道题目挖掘深层次的内涵,站在更高的维度,教会我们哲学思辨能力,用科学家的故事给我们启发,让我们认识科学的底层逻辑,做到一通百通。”

蔡光宸与同学接受央视采访(中间)

在做光衍射实验时,蔡光宸偶然用白光调出了彩光,徐老师的赞许,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从此,一有新发明和新发现,他都会主动拿给老师们看,成了物理办公室和生物办公室的常客。“老师们先让我们做实验,去发现现象,再解释原理,很好地模拟了一个科学家真正的在探究过程。”

蔡光宸与同学接受央视采访(左一)

在物理课堂上、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在选修课堂上.....蔡光宸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学校和老师们给予的“养分”。

特色社团  协同创新之路

高一时,蔡光宸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物理社团,但随着课业的逐渐繁重,他发现社团成员陆陆续续在减少。在新一届学校自主社团招新时,比起其他社团的热闹,物理社团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如何吸引热爱物理的新成员加入,成了时任物理社副社长蔡光宸最头疼的问题。

蔡光宸与同学观看火箭发射直播(中间)

在老师的指导下,蔡光宸与社团成员们一起策划物理社团招新方案。“自主社团就应该培养兴趣和能力。”作为物理社的“点子王”,蔡光宸想到了通过做实验吸引同学前来了解物理社。“就像科学家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一定是先发现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验证,才有理论升华。而这个过程,通过实验就变得可视化,让同学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是物理,物理如此好玩有趣。”

蔡光宸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中间)

土豆炮、空气炮、电磁炮、电吉他......一个个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在校园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蔡光宸和社团成员们的努力下,物理社从一个边缘化的小社团,发展成为高人气的五星级社团。这个曾经以讲题辅导和复习实验为主的枯燥的“小社团”,而今变成了以活动和实验设计为主的活跃“大社团”。

“正如老师所说,没有实践验证的理论,都是空洞的理论。”注重实践的物理社,更是让蔡光宸如鱼得水。他和组员们制作的土豆炮,登上了央视科技频道《创新进行时——航天梦想课堂》;在火箭原理及设计课程上,他造出了自己的第一枚火箭,稳定飞行200米,在央视《开学第一课》和央视新闻《再出发,创新无止境》中播出;在全国青少年航天大赛中,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斩获全国一等奖......

蔡光宸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右一)

对于蔡光宸来说,社团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方面的收获,更是情商的提高和性格的磨砺。从小喜欢关起门来独自捣鼓小发明的蔡光宸,曾让父母担心他过于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缺少朋友和交际,他也一度认为理解自己的人很少。“物理社团让我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接触交流和碰撞观点。”

蔡光宸与同学交流学习(左一)

通过两年的社团活动,蔡光宸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学会了团队合作。“一开始我是比较激进的,有些异想天开的点子,在团队合作过程中,组员们帮助我将实验变得合理化。而我也在不断的磨合和尝试中,探索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并学会了承担责任。因为在合作中,每个人都是整个项目的影响因子,必须要为集体利益承担起个人责任。”

蔡光宸与同学接受央视采访(左一)

崇尚理性的蔡光宸,曾经不管做什么都想要一个公式,但通过社团活动中与小伙伴们的交流,他发现,人的情感,恰恰是公式中不能表达的那一部分。“只有与更多人建立联系的时候,才能学习怎样与人相处。”八一学校丰富多样的特色社团,正是让同学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合作的平台。

《CA-73》 蔡光宸初中设计

展望未来  探索放飞梦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实力是硬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程度。蔡光宸说,作为新时代青少年,面对未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追求创新,追踪新的科技前沿、新的思维、理念、方法,像老一代追求中华崛起一样,孜孜以求,奋发图强,成为祖国需要的新时代的新青年。

他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学习航天和神经科学双学位课程,圆儿时的飞天梦。同时,研究最前沿的神经科学领域,希望在未来有一天,能够创造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新发明。

蔡光宸实验研究过程

身为学长,蔡光宸给学弟、学妹们提了两点自己的建议。

第一,要脚踏实地,理解透彻知识点。如果初中学物理,是通过背公式取得高分的,到高中阶段衔接可能会非常困难。高中特别注重逻辑思维,如果不知道公式背后的原理,学起来会越来越吃力。因此,要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通过问老师、查资料、做实验探究等途径,亲身体会公式原理,做系统性了解,并明确,学习不能以应试为最终目标,而要基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去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他建议,通过类比、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等过程,建立知识点之间的串联。最好能够自己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识。不管是物理还是英语,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生活中各领域去应用它。

第二,多与同学合作,多和他人一起讨论问题。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如果不与他人交流,只待在自己的天地,很有可能视野变得狭窄。“见世面,就是看见世界的很多面,了解更多人的所思所想。他人能够带给自己很多启发,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新的、有益的想法。”

他建议同学们多参加合作项目,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和成员们共同进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时期获奖

最后,他希望大家认定一件自己想做的正确的事,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对自己负责,追随自己的心,真实地活着,不要因为别人的反对,就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梦想。如果不做自己,不为自己而活,就不会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浩瀚的宇宙深邃而又神秘,人类虽然渺小,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像这一飞冲天的火箭,承载着前人的脚步,朝着深空和未知探索。放飞火箭,就像放飞我的梦想。”说到这里,蔡光宸的眼睛里充满了光芒。

八一学校科技特色高中的目标愿景,是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把握高中科技教育使命,形成具有科技特色的现代育人模式,培养能进入一流学科继续深造的科技后备人才。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深化改革上拥有成熟经验,成为在现代科技教育方面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世界知名高中。“八一学校要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实验田和生根的示范地。” 这是八一全校的老师的共同愿景。

八一学校特色实验室

在八一校园里,一个又一个像蔡光宸一样的科技少年,一个又一个像物理社团这样富有特色的团队,凝聚成同学们向上生长的力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人生华章。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