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劳动教育进课堂 教学生“劳”有所得

时间:2023-01-11 10:51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2021年5月,海淀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今年,海淀区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纳入到区“十四五”教育改革重点任务中。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北京市海淀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研发《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和《海淀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导手册》《海淀区3—18岁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任务清单》。

为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海淀区还要求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中增设劳动教育课程,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劳动教育精品课。区教科院组织学校劳动教育干部对学校劳动教育特色亮点工作展开深入交流。

同时,海淀区建设了多层级、多形态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群,建立了20个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海淀“三山五园”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科技资源聚集的优势,组织学生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业、高科技农业园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与农业生产、工业体验等劳动实践,以海淀“科技+”劳动教育特点建设科技引领型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在北京市和全国基础教育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学校案例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劳动教育落实“光盘行动” 以校本课程培养工匠精神

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学生会设计了节约粮食的系列桌贴,贴在学校食堂的每个就餐位上。学校开放后厨让学生自己动手蒸馒头、蒸包子,做酸奶、擀面条儿,体验劳动的不易,还帮助学生认领土地,领养果树。高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冠肺炎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以“朱草嘉禾,君当自珍”为题,向师生们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抗疫历程;疫情期间,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专家们为学生开设“走进病毒与免疫系统的世界”“原来你们是这样的生命体”等生命科学课程。

中关村第一小学——

获评首批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校园劳动志愿岗服务“小小试验田”

2021年,中关村第一小学被评为首批海淀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创设校园劳动志愿岗是中关村一小的一大特色。班主任及学生成长服务中心教师、学生代表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劳动情况,根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等进行过程性评价,为认真参与志愿岗劳动的学生颁发“劳”葵园评价卡并表彰。同时,学生通过校园劳动志愿岗自主申请了校园花坛的种植和管理工作,形成了校园里的“小小试验田”,结合在科学课上对《植物》《土壤》两个单元知识的学习,将花坛里的土壤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品种,并利用数学知识计算花坛中植物宜种植的行数、每行适宜的种植棵数等实际问题。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