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集团化办学学校扩增至150所

时间:2023-01-11 13:58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2022年,海淀区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特别是今年10月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海淀区密集完成一系列中小学集团化布局调整,截至11月,海淀区2022年新增8所学校进入集团化办学队伍。

在海淀区南部的万寿路、羊坊店地区,太平路小学正式加盟北京市十一学校教育集团,两校将搭建中小学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北京铁路实验小学与北京五十七中学也正式建立联盟式办学关系,两校之间高效共享课程、教研和评价等教育资源,助力联盟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此次布局调整,将使海淀南部地区教育的发展更加均衡。与太平路小学、北京铁路实验小学一样,位于海淀北部的翠湖小学、上庄中心小学、西二旗小学分别加盟红英教育集团、十一学校教育集团和中关村一小教育集团,加盟之后各校保持独立建制,与集团组成资源共享、教师教研的共同体。

同样是在北部地区,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育英学校科学城分校、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新址)、中关村一小科学城分校等一批学校于9月新学期启用。近年来,海淀区持续优化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教育布局,目前该地区已有19所学校(校址)纳入了集团化办学。未来,海淀北部地区所有的新建中小学,将均由教育集团承办,全面实现高起点办学。

为推动“民转公”学校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提升办学品质,今年10月以来,海淀区在规范“公参民”学校发展基础上,积极推动理工附中分校、人大附中分校、建华实验学校3所学校分别纳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和北京市十一学校教育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实现集团内的资源、课程、师资的高效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10月以来的这次布局调整中,新参与集团化办学的8所学校均保持了原有的独立建制。与原有集团化办学的承办模式不同,这种合作更加注重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加盟的转变,形成了关系更加平等、结构更加灵活的联盟式教育集团。这是海淀区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上的新探索。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今年7月至8月,依据海淀区前期制定的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管理办法和质量评估工作推进方案,开展了首次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激励、引导集团化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这是海淀区教育改革的又一举措,对于推进区域集团化办学从规范发展走向培优提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