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2年,海淀区继续加大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保成长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中职教育深化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开展“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加强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与人大附中合作,探索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申办学前教育“3+2”专业,推进11个北京市职教特色高水平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X”书证融通改革。
成人教育加强学习型海淀建设,评出30个“海淀区终身学习品牌”和100位“海淀学习之星”,其中4个项目获评“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5人获评“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制订了《海淀区落实〈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
在《海淀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9-2022年)》收官之年,海淀区依托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课题探索“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融合教育生态支持模式,全面展开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研究,借助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资源教室六大领域课程体系”开发线上课程资源500余课时,助力海淀区融合教育优质学校蓬勃发展。海淀区多措并举拓宽特殊教育支持服务范围,将多动症、学习障碍、心理障碍等都纳入到专业支持体系,全年累计为102所学校(园)的975名特殊儿童提供了直接支持,为100名六年级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体能监测服务。海淀区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推进融合教育纵深发展,参与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项目,成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试点试验区,率先挂牌成立6所融合教育示范基地园,培养78名幼儿园融合教育种子教师,引领全区80余所融合幼儿园协力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开设大龄特殊学生周末体验课程。以研促教,打造海淀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师成长之路,充分发挥海淀区特教中心课程服务功能,提供课程近35200节,通过“融合大讲堂”“家长微课堂”线上栏目,为教师、家长、陪读及社会人士推送融合教育理念及策略。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