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获得“全国五好家庭”的海淀家长开讲了,带娃秘籍看这里~

时间:2022-11-22 15:08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17日,海淀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大讲堂第二十九讲《我们陪孩子长大,孩子陪我们年轻》在海淀教育云直播课堂播出。此次大讲堂活动由海淀教科院院长吴颖惠主持。

本期海淀家庭教育大讲堂邀请的主讲嘉宾是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2022年“全国五好家庭”的海淀家长王元卓。

嘉宾介绍

王元卓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杰出会员、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出版5部学术专著,4部科普专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5项省部级科技奖。

您想了解这位海淀家长是如何带娃的吗?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与其他家庭会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科学家的家庭教育故事吧……

王元卓结合自己四个身份角色:科研人员、博士生导师、父亲、科普作家,以他的两个女儿月月和心心为主角,围绕“我们陪孩子长大,孩子陪我们年轻”的话题,与大家交流分享了一名科学家秉承“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理念,通过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优良品德,积极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教育故事。

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团队。家庭需要经营,花点心思,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家庭教育代代传承,家长身教胜于言教,可以为孩子们打开更多兴趣之门。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也会成就父母的事业。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顾讲座的精彩瞬间~

为孩子打开世界边界

让他们进入更多未知之门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第一个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媒介,这就需要父母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头脑中的世界增添各种各样的元素,让他们能够知道世界的边界,帮他们打开更多的未知之门,了解更多的可能选项,帮助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给予的,也是要为孩子提供的家庭支持,家庭教育在这种代代传承中不断得到升华。

言传身教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先做到。孩子永远不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他们只会成为你的样子。

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14岁之前,将父母视为最崇敬的榜样,榜样的无穷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指向的就是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同时,家长也要意识到,孩子以你为榜样的同时,也会将不良行为全盘“接受”并“继承”下来,因此,家长要注重身教更胜于言教。

生活即教育

过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就接受着什么样的教育。从古至今,家庭都是孩子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场所,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家庭教育的本质所在。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花点心思、融入情感,家庭生活就会丰富多彩,孩子的社会化能力,孩子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思想、价值观也在这种设计中得到训练,好奇心、创造力也在随时随地的家庭生活中得以展现。生活中的教育,并不需要孩子特别深入地弄懂某一块的知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过程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

在坚持中成就孩子和家长的无限可能

在家庭这个人生最重要的团队中,家长陪孩子长大,孩子也在成就家长的无限可能。家庭成员之间不是彼此不相干的平行线,而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彼此陪伴、共同成长。需要变换的,不过是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陪伴和沟通方式,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

在孩子小的时候通过共同阅读、共同参与体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思维能力;在孩子青春期阶段,家长适当保持距离也是一种智慧选择,一封家书的坚持,在积累中记录生活的点滴,既是给孩子的礼物,更是留给自己未来的一笔精神财富。

王元卓以“为家人做点什么”的科学家情趣和“让更多人爱上生活、爱上科学”的科学家情怀,用生动的家庭教育故事向我们阐释了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理念——要营造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环境:读书的环境、劳动的环境、创作的环境、科学的环境等等,目的在于实施劳动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科学思想教育、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让这种家教、家风得以代代相传。

专家观点

•  花点心思,让生活丰富多彩

•  定个生活中的小目标,不要让天秤失衡

•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

•  生活需要仪式感

•  一起动手创造,培养科学素养

•  一起创作科普书,传播科学知识

•  擅思考、敢表达,孩子会更受欢迎

•  我们陪伴孩子们成长,孩子陪伴我们年轻

•  记录生活的点滴,以后你会感谢今天的付出

•  培养阅读习惯,要“阅”更要”读”

•  家庭,才是最重要的团队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元卓

从家长视角,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够更全方面的去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爱好,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从而找到最适合他们和他们最喜欢的发展方向。从科学教育角度出发,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重视科学课程,让孩子们多去接触一些信息类的计算思维,培养孩子逻辑辩证能力。

海淀家庭教育大讲堂邀请成功人士讲述家庭教育故事,每个故事虽有不同,但家庭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相通的;虽然家长职业不同,但这些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迁移到不同的家庭环境之中,让所有的海淀家长和孩子们都从中受益,这也是海淀家长学校邀请成功人士讲述家庭教育故事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讲座后,三位海淀家长参加了专题访谈,分享家庭教育经验。访谈由海淀教科院德育心理中心陆彩霞博士主持。

Q1家长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好奇心是探索未知的动力。家长需要思考如何从点滴的生活中把握住孩子的好奇心,进而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当孩子有好奇心的时候,家长可以不告诉他答案,而是带着孩子一起探索,设计小课题,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探索解决问题。

家长一定要陪伴孩子走出去,尤其是家长不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科技馆、天文馆、天文台等科技资源,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增强体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这也说明,孩子的科学兴趣或其它兴趣的培养,不取决于家长职业和自己具有的水平,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这个意识。

对于孩子而言,他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他们还是天生的哲学家,孩子小的时候好奇心非常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好奇心曲线开始下降,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孩子提出一个好问题,家长该怎么去面对,怎么重新去激发他对这个问题的新思考,让他的好奇心不断增强,这是需要家长去做的。

Q2如何应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大自然、对人文知识等,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好的应对方式呢?

首先,要肯定他有勇气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在思考、在成长;其次,我们要陪着他一起想,要和他一起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答案,更多的是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以及收获的快乐。并且在互动中,培养孩子的新思维习惯,当这种习惯形成以后,更能激发他的想象力,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促进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相反,如果直接给孩子一个答案,对孩子的成长和知识储备没有太大的意义,思维和互动的过程对孩子而言更重要。

Q3如何做好二宝家庭的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亲子沟通也因为二宝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复杂。家长该如何做好亲子沟通、帮助大宝二宝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呢?

首先,在家庭生活中,积极营造有关二宝的话题,召开家庭会议,让大宝做好心理准备,期待二宝到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惊喜。其次,父母要做到公平公正,为此要做好两点:一是注意大宝的情绪变化,关注到孩子在不同阶段对亲子关系的专属需要;二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能够专注投入,让孩子感觉到和父母心与心的连接。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就会建立起安全感,他的包容性、接纳性、开放性都会增强。第三,让大宝参与到照顾二宝活动中,让两个孩子在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过程中,营建和谐美好、共同成长的家庭氛围。

给家长的一句话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走进孩子的世界,用爱的智慧陪伴他,参与到他的成长中,这是家长要完成的功课。

孩子对我们永远是无条件的接纳,家长却总是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我们接纳孩子的不足,更加宽容地对待孩子,用你温暖、柔软的心和孩子一起共同拥抱美好的生活。

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一颗种子,那么我们要相信他自己会生长,我们要尊重种子的生长规律,提供种子能够有机成长的条件,这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