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如何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多位专家现场分享——

时间:2023-11-20 09:41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为深入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与策略,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科育人合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现、总结和推广区域及学校落实“双新”的典型经验,11月16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共同组织召开“跨越学科边界 课程协同育人”北京市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示交流活动。

活动开始,9节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课同时开讲,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真实问题。

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表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推动课程综合化、加强课程实践性的重要途径。希望各学校共同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发思路和推进策略,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引领学生在解决一桩桩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大会从市、区、学校三级层面进行交流汇报,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解析及学校课程变革”“主题引领 聚集素养 综合育人——海淀区跨学科课程建设探索”“聚焦核心素养  课程联动共生”进行分享交流。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跨学科与研学课程项目负责人 王禹苏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从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学科概念、学科思想和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应用科学方法在真实情景中解决真实问题。

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跨学科与研学课程项目负责人 刘晓宇

从“课题引领”“以评促建”“培训交流”三方面分享了海淀区如何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策略。通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能够更好地给教师提供方法性指导,帮助教师研发更完善的跨学科学习案例。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 王海霞

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负责人 胡志丹

化学教师 姜彤

分别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分享了教育教学中对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案例。学校通过学习场、实践场和研究场三个场域,从领域的融合、学校文化课程的综合加减法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不同的跨学科实践主题和落实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胡定荣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中是一个难点,概述了本次活动的三点经验:一是形成了市、区、校联动,行政主导、科研引领、教研指导、学校主体的推进机制,使跨学科主题学习落地;二是学校要在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础上去创造性落实,探讨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弄懂、会用、去创造;三是研究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动力机制、内容取材、方式载体,需要有学校层面的整体安排,需要学校组织重构。

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结合自己观摩研究课分享了心得体会,她提出,跨学科首先要有对学科的尊重,跨学科学习是主题引领、内容为王,选择哪个主题、哪个内容很重要;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从建构主义到结构主义,要把握好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围绕问题链条和课程群的建构,让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王凯提出,当我们没有标准的时候,我们尝试以最佳实践为标准。在诸多问题之下,得有一个解决方案,破解增量与有限的矛盾、分化与整体的矛盾、单一与复杂的矛盾。面向下一步探索,提供跨学科的三条实践路径——

学科间模式:跨学科研讨解决单一学科内部教研难题

领域间模式:各学科主动跟自然、社会相融合,形成跨学科领域,有效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做好学科反哺,解决真实问题

希望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市区校三级联动,真正做到全过程、全员、全学科协同育人,努力为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