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海淀区敬德书院以“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为主题举行2018年春季论坛。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新,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刘恪,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张凤华,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主任陈静,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杜荣贞,区教委副主任屠永永,区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及区党校、区教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在优雅的古乐声中,全体参会人员一同礼敬亚圣孟子,深情缅怀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孩子们为论坛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古诗联唱《静夜思》《游子吟》《读唐诗》。
孩子们以此方式感受经典的精髓,与经典同行,在经典文化中汲取精华,传达着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吴颍惠在致辞中指出:今天的论坛是书院成立四年来,第二次举办探讨有关家教家风的论坛。同时,今天是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重要继承人亚圣孟子的诞辰日。我们有必要通过这种特殊的仪式将孟子的思想延伸开来,共同探源中国传统文化里,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家风、家训的形成、发展以及弘扬,对立德树人、家教育人的重要作用。吴颍惠强调:古往今来的家风、家训其目的即是立德树人,一是重德育,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二是尚文教,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重视诗书礼义的学习;三是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当下的教育尊师重道尤为重要,家庭教育需要对学校教育给予尊重,学校教育应为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以此形成家校合一、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凤凰卫视集团凤凰青少行政总裁王阳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渐渐融入到了新的道德建设中,新时代的家风家训的建设与培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针对促进家庭文化建设,他提出了五个观点:共写家训、共谱家庭成长计划、共建家庭书单、设立家庭活动日、举办家风座谈会,他表示明确家庭环境需风清气正。
为了更好地打造区域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共同体,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扩大海淀传统文化教育影响力,提高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敬德书院在今天正式成立校友会!
▲吴颍惠宣读校友会章程,并与杜荣贞一道为校友代表赠书、颁发校友会徽章。
▲刘恪在讲话中强调,本次春季论坛对于提升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社会的文化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坛是敬德书院实现传统文化的落地工作进行的良好尝试,是提升社会的文明风尚、立德树人的长远工程。
▲杜荣贞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传承好家风,不仅仅是个人、家庭的责任,更是优良政风的道德基础,好的家风以亲情的愿望和力量,推动或感召从政者树立好的政风。
开幕仪式后,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针对“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主题做精彩演讲。论坛中,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就“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展开深层次的剖析与分享,与会者如置视听盛宴,从中获得深刻启迪。
楼宇烈教授从“家”这个概念切入,指出教是以爱,育之以礼,教育就是要教人爱心,教人懂得礼貌。楼宇烈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礼仪之邦国家的礼仪文化,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身教,身教终于言教,家风的建设要落实到身体力行。
郭齐家教授就中国式家教的特色展开其对“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的启迪与分享。郭齐家气宇轩昂,将现场氛围推向另一个高潮,台下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他认为家庭和谐得以促进社会和谐、人伦之道始于夫妇之道、孝道是使家庭和谐融洽的基石、家教最有效的手段是家训以及多读古诗文,扎好中国根。
徐勇教授在演讲中也向大家分享了近年来对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思考。徐勇首先从家风与家训概念着手,分析了家风与家训的关系及家训的社会化问题。他认为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训。家训可以立即实现,而家风的形成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风表现为隐性的耳濡目染,而家教表现为显性的耳提面命。
在“对话家风”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教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吴安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任宝菊等嘉宾针对主题展开精彩的对话与讨论。
翟小宁认为,孟子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内圣外王,中国文化是修身文化,这种修身更注重子孙的修身。通过家训、家书建立起体现文化价值观家风。而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积善和成德。由家庭推及学校,由家风推及校风,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君子目标。翟校长对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中国脊梁,世界眼光”。前者是培养中国心,塑造中国魂;后者是培养世界人,即具有学习力、生命力、创新力。并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的价值观能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窦桂梅以“成志教育的学风与家风”为主题,以亲身的教学案例为线索,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共同的开启家庭教育的2.0时代。清华附小以“成志教育”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志”指向立德,“成”指向立人,使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吴安春表示,学习研究家风家训,对家庭教育而言,首要目的是学以做人;对于教师和学校而言,家风家训是教以成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立德树人。传世家风的智慧是以道德智慧为核心,就是伦理道德的德性,德是具有实践性的。
针对“家风家训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及现状,任宝菊告诫大家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更包括人格、品格。家风家训与个人的成败乃至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还以古代经典中的家风家训为例,介绍了家训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次春季论坛就“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展示与讨论,推动了海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凝聚了专家学者智慧、延续了中国家风文化传统与学术文脉。它展示了海淀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成效,为海淀教育更深入、更广泛推进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