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我校物理组有幸邀请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田成良老师为物理组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题为《“双减”背景下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高水准专题讲座。
专家介绍
田成良,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工作室实践导师,《中学物理》编委、《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特约编辑,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团队成员,教育部物理实验标准修订专家,现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
讲座现场
讲座中田老师从作业设计的规划与实施、情境化试题的类型与命制、能力型习题的设问方式三个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首先,田老师依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9)》等文件,剖析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和方向,从作业及其功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并列举了基本知识类、实践操作类、实验探究类等作业类型的实例应用。
其次,从情境化试题的四大类型,旧情境旧问题、新情境旧问题、旧情境新问题、新情境新问题对具体命题进行收集与整理,与老师们分享了研究结果。在情境化试题的命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情境与问题的融合程度,扩大素材的选取范围,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体育活动、科学事件、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选取素材,以当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为背景设计试题,展示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体现建模能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合理简化,建立起中学阶段知识所能解决的问题模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最后,以大量典型命题为例,有针对性地对老师们在能力型习题的设问方式上进行指导。以“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为理论依据,在能力型习题的使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交流研讨
随后,在互动环节中,田老师与大家就“实践研究中作业设计的着力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任志瑜校长在百忙之中也莅临指导,他对田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向他介绍了学校“发现教育”的研究成果及物理组的学科建设情况,表达了对物理组未来发展的期许。
两个小时的讲座转瞬即逝,老师们意犹未尽,收获满满。讲座结束后大家与田老师合影留念。
本次讲座为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心策划,物理组精心组织落实的“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希望通过专家引领,不断提升物理组教师的教研和教学水平,开阔教师的视野,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提升作业设计能力,为学生的成长赋能。期待后续“专家进校园”活动可以给物理组带来更多的高位引领和指导!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