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海之内有知心相交的好朋友,即使和朋友天各一边,也会觉得朋友好像就在自己身旁。

这句诗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才子王勃写给自己的好朋友的。当时,他的好友要去遥远的蜀州做官,王勃在送别他时,就为他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眷恋。在古代啊,交通很不方便,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分别,两人可能很难再相见了。本来分别应该是十分悲伤的事情,但王勃却没有惆怅哀伤。他勉励自己的朋友,分别不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情谊,哪怕相隔万里,我们也一样是知交好友。王勃送给好友的这两句诗,没有一般赠别诗的那种凄凉、伤感,反而有一种旷达、豪迈的意味,充分体现了诗人乐观、坦荡的心性。

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对墨西哥等三个拉美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了拉美三国的联合书面采访,在回答中引用了这句话。讲话原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和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中拉友好源远流长。早在几个世纪前,中拉贸易使者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联系东西两个半球的重要贸易通道。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拉双方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牢牢把握共同发展主题,携手努力推动中拉关系取得长足进展。【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