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遍览历史,凡是那些贤明的国家,成功的都是由于勤俭克制,衰败的都是由于骄奢放纵。

李商隐的这两句诗呢,是对历代国家兴亡规律的总结,在他看来啊,勤俭和奢侈是揭示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那些政治清明、百姓和乐的国家大多奉行勤俭,而那些社会动荡、衰相尽显的国家则大多奢侈无度。其实呢,李商隐写的这两句诗并非原创,据《韩非子·十过》记载,早在秦穆公时,他就问过上卿由余古代君主使国家兴盛和覆亡的原因是什么。由余就回答了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话。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勤俭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骄奢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性了,而这一道理于当代也同样适用,并不过时。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习主席引用了这句话。讲话原文:“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