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期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在保卫朝廷上,主要是君主和臣子出力,有那些做高官的人谋划就可以了;而保卫天下,哪怕是普通的百姓,也对此负有责任。

这句话是顾炎武在强调,在保卫国家这方面,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啊,明朝的统治已经日薄西山,而清兵却已席卷中国。顾炎武一生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曾消减,在明朝灭亡之后,他也依然想着反清复明。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句话啊,就是顾炎武对个人在家国兴亡面前所要承担的责任的一种强调。在他看来,哪怕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对国破家亡坐视不管,而要想着自己对于天下苍生的责任,即使是贡献微薄之力,也好过冷漠视之。顾炎武的这句话啊,后来凝练为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这句话也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话。讲话原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