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这句诗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诗中写的是作者登上高山时的感受。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站的高、看得远这样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但实际上,作者是借这样一种现象来抒发自己的远大政治理想和抱负。当时的北宋啊,存在很多弊端,国家积贫积弱,百姓生活贫困,军事作战接连失利,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考虑到了改革之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他还是对自己信心满满,从这首诗中啊,我们看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诗。讲话原文: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不懈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探索和实践。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展战略对话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战略合作。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摘自新华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