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这篇文章的时候啊,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当时,北宋王朝内忧外患,国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外族也对北宋虎视眈眈。为了改善这种岌岌可危的局面,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把这场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因为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在这些人的合力围攻、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了,范仲淹也遭到了贬谪。当他在被贬之地接到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让他为重修的岳阳楼创作一篇散文时,范仲淹内心百感交集。他借着这篇文章,抒发了自己爱国爱民、忧心天下的的情怀。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句经典啊,成为了后世无数知识分子最坚定的信念,激励着他们为国家、为百姓奋斗终身。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话。讲话原文: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现在,党和人民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国家民族尊严、有损知识分子良知的事。【摘自新华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