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
拿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结果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水平;拿中等的水平要求自己,结果只会得到下等的水平。
《帝范》这本书啊,是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论述为君之道的著作,他曾经对太子李治说,这本书能够使人思想、言行谨严合礼,开辟良好的政治局面,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这本书上的话就是我全部想对你说的,足够你受用一生了。从李世民的这句话来看,他对《帝范》这本书是十分重视的。这本书从内容来看,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其中总结了他施政的经验,也包含着他对自己一生功过得失的评价。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啊,是李世民在论述做一个好君主,必须要以最高的标注来要求自己。因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效果往往是打折的。所以只有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后得到的结果才不会离理想目标太远。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经典。讲话原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我们一开始就强调活动要高标准、严要求,全程贯彻整风精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坚决防止搞形式、放空炮、走过场。我们坚持严的标准、采取严的举措,重要节点一环紧扣一环抓。对存在的问题明察暗访,及时查处并公开曝光违纪案件。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提出具体标准,要求必须见人见物见思想,有深度、像自己。对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提出明确要求,防止批评和自我批评蜻蜓点水、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一团和气。对整改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中央和地方各级督导组敢于“唱黑脸”、“当包公”,紧紧围绕关键环节、重要部位、重点工作严督实导、持续用劲。实践证明,只有严要求、动真格,真实抓、抓真实,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