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只希望你能审时度势,考虑当下的需要,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那么,这天底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啊,出自于明朝首辅张居正回复宣大巡抚吴环洲的一封信中。宣大巡抚,是明朝初、中期设立的一个职位,负责管理北部边疆地区的宣府、大同府两地的防御。信中提到的黄酋,是蒙古俺答汗(hán)的儿子黄台吉。这封信中所说的内容涉及到明朝北部的边防,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张居正告诫吴环洲,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这样才能使事情成功。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经典。讲话原文:事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过去合理的现在可能已经不适应,以前长期有效的目前可能开始失灵。正所谓“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不积极去推动改革了,就可能误事。我们说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就是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