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故圣人万举万全。
——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听觉灵敏者能在无声的时候就听出动静,视力敏锐者能在未成形前就看出征兆,所以圣人做出的万般举动都是万无一失的。
这句话是汉代的谏臣伍被(pí)在劝谏淮南王刘安时所说的。当时的淮南王刘安早有谋反之心,他认为自己是汉高祖的亲孙子,理应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于是他一方面收买民心,另一方面暗中筹谋,伺机起兵叛乱。这时,刘安的谋士伍被看出了刘安的心思,赶紧劝告说:“想当年吴王有几千里的封地,拥有四郡的百姓,自认为国富兵强,结果还是兵败身死,为天下人耻笑。您现在的实力还不如吴王,怎么敢轻举妄动?您这是在自寻死路呀!”相比于刘安的头脑发热,伍被显然是比较理智的,他当然不希望自己辅佐的刘安出事,所以劝刘安不要轻举妄动,要考虑周全。这就是选文中这段话的由来。可惜,不久之后,刘安造反的密谋被告发,刘安被捕后自杀,而伍被也遭到连累,受到诛族。伍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办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要在情况还没显现出征兆时,或者没有变坏时,就有所察明,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引用了这句古话。讲话原文: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摸清家底,认清风险,找出漏洞,通报结果,督促整改。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要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把企业掌握的大量网络安全信息用起来,龙头企业要带头参加这个机制。【摘自新华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