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它的天命却充满了新气象。
在古代中国,周朝是维系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将近800年。那么,为什么一个古老的邦国能有一种新气象呢?其实啊,关键就在于革新两个字。周从前只是商朝的邦国,因为商朝的君主暴虐无道,失去人心,所以周顺应天理民心,夺得了天下,建立了周朝。周朝建立后,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推行德政,践行礼制,积极变革,设计了符合当时情况的政治制度,所以使得周朝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治。今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啊,大多认为“其命维新”应该解释为“它的使命是在于革新”。在新世纪,这样的解读无疑更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
2014年7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四国媒体的联合采访中引用了这句经典。讲话原文: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中国的未来。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今后,我们还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现在,我们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将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将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头推进改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更多更好造福中国人民,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摘自新华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