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期 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我听说高大房屋的建成,不是只依靠一棵树上的木材;大海不干枯,也不是只依靠一条河流的汇入。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啊,出自于《东周列国志》这本书,这本书是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写的一本白话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从西周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度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句话啊,是管仲对齐桓公说的。当时,齐桓公招来管仲,听他讲述治国称霸的大业,两人整整谈了三天三夜,齐桓公十分欣赏管仲的才能,于是想要聘请管仲为相国,但管仲却拒绝了,并说了这样两句话。他的意思明显,那就是想要做大事,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广纳人才,在众多贤才的共同努力下,齐国才能政治清明,才能变的强盛。

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了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在演讲中化用了这句经典。讲话原文:“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正是两国人民源源不断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汇聚成了中澳友好关系之海。我深深感到,中澳关系发展在两国都有深厚的民意基础。我期待着在今后几天里,同澳大利亚领导人和各界朋友共商两国关系发展大计,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拓展各领域互利合作,为中澳关系不断前行绘制更加宏伟的蓝图,为双方实现各自发展战略增添新的动力。【摘自中国新闻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