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期 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我听说,来到而不可错失的是时运,遇到而不可错失的是机会。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啊,出自于《代侯公说项羽辞》,这篇文章是苏轼在史料对项羽放走刘邦父亲这一件事没有明确记载的情况下,他根据自己的想法补充出来的。这篇文章以侯生营救刘邦之父为中心点,展示出了一个辩士的头脑和口才。当侯生受刘邦的委托来到项羽军中时,他指出项羽囚禁刘邦之父太公的不妥之处。首先,刘邦是军队的统领,他必然会先考虑军队的利益,用他父亲的安危来威胁他,对刘邦这种重视军事、轻视亲情的人而言,根本不起作用;其次,一个统治者拥有仁义礼智,才是获取天下的根本。而项羽此举破坏了自己的形象,根本算不得上上策。在这一番说辞之下,项羽打算将太公送回去,而侯生趁热打铁,对项羽说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句话。意思是告诉项羽不要迟疑,要抓住时机,与其静待生变,不如及早让太公跟自己一起离开,这样刘邦就会感念项羽的恩德,与他分而治天下了。在侯生的劝说下,项羽最终放了太公,让太公跟随侯生一起离开了。这两句话是侯生为触发项羽内心的焦虑和危机而说的,目的就是营救太公。单独来讲,时运和机会都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我们遇到了,一定要牢牢抓住,帮助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2014年7月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引用了这句古语。讲话原文:早在1979年,邓小平先生就指出: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中美关系。今天,中美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而且,中美两国利益深度交融,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双方更应该登高望远,加强合作,坚持合作,避免对抗,既造福两国,又兼济天下。近1000年前,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发展中美关系要顺时应势、与时俱进。35年来,尽管国际环境和我们两国各自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美关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其原因就是两国几代领导人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赋予中美关系新的内涵和动力。【摘自新华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