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刻一下就舍弃,腐烂的木头也不会被刻断;而坚持不断地雕刻下去,金石也可以被雕刻成形。

这几句话啊,我们并不陌生,它出自于荀子的《劝学》,当老师在鼓励我们努力学习时,往往会用这几句话来举例。《劝学》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并论证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在荀子看来啊,学习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用心专一、心无旁骛。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荀子的观点依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必须要持之以恒,无论资质有多高、天赋有多出众,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去读书、去学习,那终将会一事无成。

2018年07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话。讲话原文:作为中阿双方开展平等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阿合作论坛在推动双方加强对接方面大有可为。要适应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论坛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合理配置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做强能源、新闻、北斗导航、企业家论坛等机制,积极推动建立妇女、青年、旅游等机制。论坛工作要贴近双方实际需要,通过加强交流,让双方思想形成更多交汇,这样集体行动才会更有力量。阿拉伯谚语讲,“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中国古人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我们发扬丝路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行,为实现中阿两大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设中阿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