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期 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吴兢《贞观政要-论慎终》

俗话说:“不是知道难,而是做起来难;不是做起来难,而是坚持到底难。”

这几句话啊,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贞观政要》是唐朝著名史学家吴兢的著作,主要记载了唐太宗在位期间的一些政治措施及治国言论。我们今天所学的这句话,是魏徵劝诫唐太宗时引用的。当初,魏徵发现,唐太宗在国家繁荣昌盛之后,就渐渐懈怠下来,有了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的迹象,魏徵便及时告诫唐太宗说,历史上许多帝王在创业之初都能做到节俭,但是当国家富强之后,很多帝王便开始追求享受、奢侈无度,一旦这种风气弥漫开来,整个国家就会产生危机。魏徵紧接着便引用了上面那两句俗语,用来劝诫唐太宗要有始有终,一直保持住节俭淳朴的作风。魏徵的这些话,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很有借鉴意义,它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话。讲话原文:“古人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发展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提升,也涉及利益关系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不能讲得头头是道,做起来轻轻飘飘。要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摘自人民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