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今天所学的这句经典,是孔子传授给学生的一种人际处世之道。人生在世,如何与人相处,如果展现自己以有如果去了解他人,都是人们在生活里不断探寻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怀,被人友好地对待,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可在儒家看来,我们不应过分关注自己的需求,应该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为别人考虑。当我们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时,应该先做到理解他人。这就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纷争了。这是一种既朴素又高尚的人生境界。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每个人都有能力达到。但是,只有最虔诚最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地达到。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引用了这句经典。原文是:今年7月,几名新加坡“90后”大学生参加了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他们来到中国西北,用镜头记录现代中国,通过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等元素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从中国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的两名大学生则用一年时间拍摄了50个新加坡当地人物的梦想故事。相信在座的同学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希望中新两国青年发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精神,加深对彼此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彼此人生追求的了解,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当中新友谊的忠实继承者、积极参与者、热心奉献者,成为中新关系发展的生力军。【摘自新华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