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能够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

这句话啊,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所写奏书当中的一句话。当时蜀国的处境艰难,前途也诸多艰险,因为刘备对东吴发动战争,结果一败涂地,使得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也在这场战争失败不久后去世,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可以说身上背负着很重要的责任。他在写给后主的奏疏中,告诫后主要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广开言路,发扬美德,以期振兴蜀汉。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啊,是诸葛亮告诉刘禅汉朝前后期之所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亲近的对象不同。由此告诫刘禅,只有修养德行,远离小人,国家才可能兴旺繁荣啊。

2015年12月28—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经典。讲话原文: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己以安百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还有,战国时期齐国邹忌以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文天祥以生命书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提倡的浩然正气。【摘自《习近平讲故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每一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髓。

海淀教育秉承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在海淀教育网开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专题之“每日一句经典导读”。“每日一句经典导读”遵循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规律,遴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进行剖析与讲解,邀请社会公众人物进行领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表达方式,以碎片化学习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