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落户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时间:2023-06-30 09:14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海淀区“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区域为统领,整合多方合力,创新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

教师发展所落户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点击文字查看详情)之后,6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成功落户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建立了与学校联合开展教育评价研究工作的实践共同体,旨在以教育评价为突破,探索区域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院长赵学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骆方,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王方、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西三旗学区部分学校校长以及来自河南、河北省友好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出席会议。

王方代表区委教工委向十一龙樾以及项目团队的各位老师表示祝贺,对倾力支持海淀区教育改革与评价研究工作、助力海淀教育发展的专家致以衷心感谢。

面对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各级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新时代教育评价研究工作。发挥各方合力,深化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用好区域教育评价机构的专业力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立足海淀教育发展和学校办学实践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评价研究,探索区校教育评价合作研究模式。教育评价探索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行政、科研、教研、学校达成共识,协同合作,最大限度发挥评价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方面的先导作用,帮助每一所学校“提质增效”。

吴颖惠就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落户十一龙樾,做了工作规程说明。

作为区级教育评价研究专业机构之一的海淀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承担着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理论研究、政策实施、实践组织等具体工作;同时结合区域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探索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发展评价等相关的标准研制、工具研发和评价实施;还关注区校教育评价改革实验成果的发现、提炼与宣传推广等工作。此次落户十一龙樾,就是要借助教科院研究力量,依托十一龙樾鲜活的工作实践,以教学评价研究、教师评价能力提升、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学生发展研究、教师教学述评等为载体,在对新时代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基础上,探索区域、学校“上下联动”“横纵结合”的评价研究模式,总结提炼海淀区区域和学校丰富的评价实践经验成果。

十一龙樾校长王海霞以“评价改革促进学与教的高质量实施”为题,介绍了十一龙樾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的评价研究项目。探索了以考试与命题研究为重点的终结性评价、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为主的增值性评价、以及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第三方诊断研究等。同时希望在学校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借助教科院的专家力量,与教科院评价中心形成研究联盟,继续深入研究教育评价工作,在带动教师评价能力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辐射更多学校。

王方、吴颖惠和王海霞共同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落户十一龙樾揭牌。

海淀教科院聘请王海霞为海淀区教科院荣誉副院长,聘请十一龙樾林亚等八位老师为海淀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兼职科研员。与会领导分别为校长、教师颁发聘书。

赵学勤和骆方对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落户十一龙樾表示祝贺。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落户到学校体现了机制的创新,能够将教育评价理论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过程检测、考试评价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结合本次落户挂牌仪式,区教科院与十一龙樾联合召开第一次学科教学评价研讨会。十一龙樾两位教师彭芳芳、薛瑞就学科评价与命题实践做了专题汇报,赵学勤、骆方、吴颖惠分别对学校实践和教师评价研究进行了点评指导。

今后,区教科院将以十一龙樾为基地校,以教育评价联盟为平台,以积极开放思维,组织面向区内外的各种教育评价专题交流研讨活动,总结提炼区域和学校在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模式、策略,借助市区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辐射更多学校,整体提升区域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价研究和应用水平。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