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八一学子,逐梦航天~

时间:2023-07-25 08:59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为持续探索并完善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与环境,发挥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平台作用,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推动青少年航天科普与科技创新教育发展,7月18日-21日,来自全国各地航天特色学校的百余名师生、航天专家、教育专家齐聚北京市八一学校,开展为期四天的“逐梦苍穹”科技主题教育活动。

7月19日上午,北京市八一学校在荣臻礼堂,举办第二届“逐梦苍穹”科技主题教育活动开幕式。

资料拓展

2017年,北京市教委和八一学校牵头成立了航天科技教育联盟,为推进航天科技教育事业,惠及全国更多的青少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到今年,卫星工程已经从01星发展到08星,涉及9省18市的学校。

“看!那颗星,最亮的那颗!那就是我们学校设计研制的科普小卫星!”北京市八一学校少先队员们,以现场展演的方式,为大家带来舞蹈《致苍穹》。台上舞蹈团的团员们,以舞姿勾画出学子们刻苦探索,攀登科技高峰,追寻熠熠闪烁的繁星的身影,刻画出孩子们将科学精神灌注血脉、强国有我的决心。

主题舞蹈之后,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表示,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活动,是八一学校以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学校行动,八一学校始终不忘“培养革命后代”的立校初心,始终用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社会,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打好基础。未来,将继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希望充分发挥八一十二年一贯制1+3培养优势,积极探寻高校与基教一体化合作育人模式,完善八一红色教育体验基地建设,为国防科技人才的贯通培养,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海淀区教委主任杜荣贞表示,将航天的内容、项目、场景,融合进教材、融合进课堂、融合成主题实验室、融入到科技与文化的创新教育里,既是弘扬“航天精神”,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也是在新高考、新课程改革时期,对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一种未来职业选择的引领和依据。八一学校无论是在航天课程建设,还是航天特色活动设计上,都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此次活动是一个分享、交流六年来航天特色科技教育经验的很好平台,更将为共同探讨航天科技教育模式,开启一段新篇章。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倡导教育工作者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努力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粒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于科学和航天知识的兴趣,并从中发掘出一批有潜质的学生,为中国航天,乃至国防事业未来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共同为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工程八一系列卫星工程校授牌。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以《仰望星空 叩问苍穹——“中国复眼”深空探测雷达》为主题,带来了逐梦课堂科普讲座。龙腾从“为什么要看小行星”“‘中国复眼’是什么样的雷达”“敢思考、敢挑战:‘中国复眼’欢迎你”等方面,由浅入深,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向大家讲述科技创新的故事,深入展示科学家探求和创新精,大家认真、细致地做好笔记,在心中默默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也带来了精彩分享,介绍了自己儿时参加数学竞赛、观测流星雨、选择心仪的专业,到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的经历,他在航天领域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就,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的印记。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和小时候的兴趣联系起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7月18日,同学们还现场聆听了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逐梦课堂讲座。讲座以“筑梦太空——建造中国空间站”“百炼成钢——航天员选拔训练”“飞天梦圆——忙碌的太空生活”三大内容为主线,系统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概况及其三十年的拼搏历程,回忆第一次太空之旅的传奇故事,了解中国航天员培训、成长故事,进一步感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据了解,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聆听来自航天员、院士的讲座,深入感受航天精神和科学魅力,还将参加逐梦挑战、逐梦工坊、逐梦访谈、逐梦空间、逐梦之旅等一系列与航天教育有关的环节任务,在动手实践之中,学习航天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在逐梦工坊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基于八一航天特色实验室,开展科技项目实践活动工作坊,展示高校支持下共建的科技实践课程。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带来的“智能水下机器人”课程,北京理工大学展示的“机甲大师”课程等。

在逐梦挑战环节,同学们排演创意展演《科学家的故事》,以探究表演的方式,表达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创意。

在逐梦访谈环节,各校参加活动的学生们,还与火星探测器综合测试指挥、天舟货运飞船综合测试主任设计师高芫赫,中国科协“科技与影视融合”项目负责人、电影工业化研究专家林育智,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陈忠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尹锐等多位科学家进行近距离访谈,畅谈与航天有关的故事。

在逐梦空间环节,活动特别设置面向全国参与活动学校师生及北京市中小学生,展示航空航天航海真实展品、模型设备及科幻电影道具,比如航天服模型、神舟飞船返回舱角落伞、航天器解锁分离装置等,打造学生沉浸式科技互动体验环境。

逐梦之旅环节,同学们还将参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等京内航天科研院所。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