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新时代背景下,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日益凸显,学院路学区坐落在学院路中轴地带,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校园安全也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知识网络,让安全工作有抓手?
在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路学区立足“学校的帮手”,分析区域特色、找准安全重点、协同社会网络,研究制定了符合区域安全发展特色的《学校安全知识地图》,从地域、架构、标准、抓手等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了梳理。内容全面,指导性强,为辖区内中小幼及直属单位提供了知识参考。
11月8日,学院路学区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召开了《学院路学区校园安全知识地图》发布会暨“学地警”联盟轮值仪式。学区中小幼、直属单位等约30家单位的40余名安全干部参加了仪式。
《学院路学区校园安全知识地图》介绍
地域:团结一“心” 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院路学区地处聚学院之气的中轴地带,南起北四环,北至月泉路,西起成府路,东到京藏高速,整体坐落在海淀区东部地带,联动属地学院路街道、东升镇,呈“梯形”分布。所辖中学4所、小学8所、幼儿园17 所,以及两个直属单位,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为区域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架构:安全打“底” 托起校园宁静的天空
安全工作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明确安全工作的架构和原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安全知识地图》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出发,列出“安全制度清单”“安全知识参考”,为学校做出了安全提示。
标准:制度为标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需要
2018年“平安校园建设”标准的出台让校园安全走向标准化,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试行)》(9章100条),再一次巩固了校园安全中的各项责任,提出安全工作联席会制度。2021年新《安全生产法》(7章119条),规定了安全生产的权责义;2023年9月《北京市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规定》(5章39条),明确了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在不断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和精细化方向迈进。
抓手:育人为重 全过程全要素全领域育人
面临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问题,要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领域育人,就要发挥家校社协同联动作用,抓好“人”这一根本核心,着眼“心理安全”问题,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知识参考。《安全知识地图》为大家提供了“心理安全指导”,从“教师篇”“家长篇”等角度,分析了人的心理危机识别、预警和应对,鲜活的案例为大家提供指导。例如:
教师自身的情绪调节
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来源于家庭、朋友、同样经历过危机事件的人。不要怕麻烦别人,或担心情绪会影响他人。在经历危机事件后,人们需要同伴、家庭的支持以调节情绪、度过危机。
当你希望与他人聊天、倾诉时,可以通过以下准备更好地达到处理情绪的目的:
1. 仔细思考要去与谁倾诉。
2. 提前想一下可能聊什么。
3. 选择好合适的时间地点。
4. 从实际的、具体的事件谈起。
5. 让他人知道你需要与他们聊聊,或仅仅只想与他们呆在一起。
6. 当你准备好时,可以开始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7. 告诉别人你很感激他们的陪伴与倾听。
8. 告诉别人你需要什么、他们如何帮到你——说一件他们当下就可以帮到你的具体的事。
做放松练习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比如“呼吸练习法”:
1. 缓慢的吸气,让空气慢慢进入鼻子或嘴巴,慢慢填充肺部。
2. 慢慢地、轻轻地跟自己说“我感觉我的身体在变平静”。
3. 用嘴慢慢呼气,感觉肺部慢慢空下去。
4. 慢慢地轻轻地跟自己说,“我感觉紧张正在慢慢走远”。
5. 重复 5 次。
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放松情绪:
1. 适度锻炼。
2. 保持正常作息。
3. 保持饮食健康。
4. 安排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
若上述均无法有效帮助您调节负面情绪,可选择通过心理咨询。
“学地警联盟”活动自2018年5月正式启动,旨在统筹街道、派出所、学区、学校等多方有力资源,共同搭建智慧创新平台。“学地警联盟”活动启动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零一中矿大分校、石油附小、地大附中和一零一中石油分校轮值后,活动迎来了农大附属实验小学的接力。交接仪式上,学院路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组长郭磊进行了传递授牌。
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农大附属实验小学、林大幼儿园分别代表中、小、幼做了交流分享。
学院路学区主任杨宝华表示,在海淀教育“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学院路学区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齐心协力不断推进学院路学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各校和各位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各校的安全管理和教育水平,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等多纬度、多领域的校园安全体系,要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首位,加强安全干部教师的培训力度,为地区基础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区教委安全保卫科科长杨斌表示,学院路学区的安全工作扎实、有效,每一位安全干部身上都肩负着一份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安全工作从意识上要从单打独斗向协同联动转型,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根本宗旨,才能不断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