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当前,眼睛近视是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和家长指导孩子从小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是对学生一生健康负责。
海淀区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于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区,2022年又被确定为“首批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县(市、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要部署,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推进中医药文化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相结合,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于2021年11月共同印发《海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形成海淀区卫健委与区教委联动机制,大力推行海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十个一”工程,携手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
“十个一”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校园中医药护眼工程”。由于疫情影响,近期中小学生一直居家进行线上学习,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户外锻炼时间,对孩子们的视力将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和“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区”建设,海淀区卫健委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为海淀区中小学生录制了《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医护眼科普视频,就如何通过中医耳穴贴压的方法帮助青少年缓解视疲劳,防止假性近视的侵害进行了详细讲解。程凯教授还传授了几个简单有效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促进眼部经络通畅提高对青少年视力的保护,促进眼健康。这些中医护眼的技巧和方法都是资深专家基于科学和经验的总结,孩子、家长看了会觉得好学、实用,坚持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身。中医护眼方法微课《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已经上传到“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存储于“多元发展—生命健康教育”板块之下。每一位海淀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点播学习。
网址:http://zypt.hdjky.org.cn
海淀区从2017年开始系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丰富活动内容,不断扩大试点,发挥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已建立了中科院植物所、医科院药植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人大附中中医药文化与研修教室、人大附小百草堂等5个区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西苑医院、大诚中医针灸医院2个实践基地,建立了32所试点学校,打造了人大附中等9所示范学校。活动内容也不断丰富,从“五个一”扩展到“十个一”工程,连续举办了三届校园中医药文化节。疫情期间,助力学校复工复学,为师生发放防疫香囊6000余个、中医药防疫科普宣传手册千余册;并与人大附中、进修实验学校联合录制了《涵养正气防新冠》《杏林春暖送瘟神》两个科普宣传片、一个以中医抗疫为素材的《医者仁心》短话剧,与教委联合积极推动在辖区各中小学校进行播放学习。2021年中医药文化活动覆盖辖区116所中小学校,覆盖率达到66%。
海淀教科院教师在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听评课活动
海淀教科院受海淀教委委派,组织海淀区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课题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现了一批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典型学校。如青龙桥学区与药用植物所、西苑医院等单位合作,开发《中草药与传统文化课程》,编写《探秘百草世界》读本,并在学区内学校开展实验。一零一中学矿大分校开设“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开展“我国中医药民间习俗是否应该保留”等社会性科学议题讨论。西苑小学充分利用西苑中医院优质资源,建立了中医药博物馆,让学生受到文化浸润。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台头小学、理工附中小学部、海淀实验四小等,都开展了相关的中医药文化课程和项目实践活动。
西苑小学中医药博物馆
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探秘百草世界》读本
目前,区教委、区教科院与海淀区卫健委正在合作开展中医药文化课程资源建设,遴选知名专家为学生及家长录制视频微课,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学习内容,助力海淀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在“爱眼日”做好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爱惜身体、爱护眼睛,我们一起努力!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