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落实“双减”政策下的教学要求,海淀学区于2023年12月8日下午举办“新课标引领下体育课堂的设计”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在中关村三小北校区成学会堂举办,来自海淀学区辖区内5所小学70余名体育教师齐聚三小开展教研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张庆新副院长担任专家指导,海淀学区廖艳华副主任、中关村三小特级教师郭金贵副校长、北京市体育学科带头人中关村三小李兵主任以及区域各小学体育教研组长、教师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海淀学区廖艳华副主任主持。
为更好的梳理、总结海淀学区2023年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提升青年教师课程育人水平,活动首先邀请中关村第三小学张嘉炜老师、万泉小学崔继伟老师、北京市八一学校郭羽老师以及西颐小学张欣宇老师四位参赛青年教师分别为大家分享展示不同主题的的体育课程。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张嘉炜老师《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真正落实学科素养。
万泉小学崔继伟老师执教的《障碍跑——发展翻越障碍能力的练习》一课,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注重采用新课标理念进行大单元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加强课堂练习密度,充分实现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八一学校郭羽老师执教的《体操技巧组合,世纪杯总结会》一课,课堂以强调技巧学习,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真实情景,关注学生生理特点、体能特点开展技巧教学,让学生体验体操运动的乐趣。
西颐小学张欣宇老师执教《新课标引领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一课的采用常规四段式教学,重视教学准备工作,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与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位参赛青年教师课程分享结束后,邀请海淀学区2023年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的三位评委老师进行点评,并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万泉小学李磊老师提出在进行体育课程大单元设计的同时要注重中华传统体育类的课程内容,来引导我们的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服务的魅力,涵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在进行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创新精神、攻坚意识、担当意识及合作精神,培养真正的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教师。
八一学校的沙鹏老师,活动所提供的展示平台能够使青年教师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设计;同时各相关教师能够从中获得学习教学经验的机会,对后续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关村三小李兵主任指出,活动所表现出的教师之间的团队精神至关重要,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二者之间的互动是双向成长过程,希望所有教师能通过此次活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同时希望各位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继续坚持新课标大单元设计理念,真正实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
活动邀请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张庆新副院长作题为《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讲座。讲座中,张庆新副院长强调体育学科大单元设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未来的主要研究重点。从分析双基、确定主核、精选体能、设计赛事、具化单元及细化方案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利用水平二至四球类运动大单元学习主题进行例举对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大单元设计、怎样的大单元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等问题进行回答。最后,张庆新副院长提出,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时,体育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跨学科融合性,从每节课的多维度育人到大单元教学的全方位育人,构建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共同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有的功能。
活动最后,中关村三小郭金贵副校长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此次海淀学区2023年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郭副校长以三小为例,对四六年级体质健康测试进行总结,倡导教师将教学经验转化为教科研能力,切实应用于课堂教育实践之中,以此促进海淀学区走在教育前列!
本次教研活动以海淀学区2023年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为契机,聚焦2022年体育“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引导体育学科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标”,感悟新理念,体育教师们勇于尝试,深入思考,在践行新课标的道路上,探索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有实际获得感。
教师教研活动感受
十九附小 谢雨灏
今天我参加了在中关村三小举行的海淀学区体育教研活动。四位教师的分享, 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郭羽老师和张院长的分享,使我对于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和全新的理解,同时也对于自己的课程改革有了初步的方向。比如多设置比赛来进行评价等。通过今天的教研,我认识到我仍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感谢学区给予搭建学习平台。
中关村第三小学 张嘉炜
张庆新院长在《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讲座中从分析双基、确定主核、精选体能、设计赛事、具体单元、细化方案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享,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设定大单元学习目标时,要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大方面和下面10个要点均要有所体现,并且设定为可观测、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让我对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会将今天的所学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最终达到“以体育人”的目标。
中关村第三小学科技园体育组
今天听张院长讲授《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感受颇多。张院长从分析双基,确定主核,精选体能,设计赛事,具化单元,细化方案6个方面深度剖析了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运动项目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制定大单元之前先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充分知道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根据孩子的测试成绩和兴趣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项目,根据全班学生的百分比确定,以此培养学生的运动项目。
2.运动项目的连贯性
根据水平教学目标设计大单元教学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具备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例如篮球项目的教学,根据每一个年龄段的不同,应该全面渗透,从简单的运球到进行一场篮球赛,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系统的制定大单元教学,系统的教授每一节课,使学生每一个技战术都需要掌握,才能到达比赛的效果。
3.评价方式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形成学一练一赛—评的教育教学模式,那么每一节课都需要设计比赛要求,做到课课赛,例如运球项目可以以组为单位设计运球比稳,运球比多的的比赛设计内容等等。评价不仅需要老师评,还需要让学生互评。
作为年轻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深化目标,整合内容、情境、品德等要素,在“学、练、赛、评"的情境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道德素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整体布局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整体考虑学段教学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中的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课程内容之向的关联点与融合点,兼顾校情、师情、学情、地域、天气、场地等因素,从每节课的多维度育人到大单元教学的全方位育人,构建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北京市八一学校 郭羽
12月8号海淀学区在中关村三小举办小学体育学科基地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本次世纪杯参赛的四位选手进行赛后总结,通过总结发现,青年教师对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解与实施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一方面体现出青年教师基本功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各学校体育学科的教研实力。
其次是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张庆新副院长讲授了“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分析双基、确定主核、精选体能、设计赛事、具化单元及细化方案六个维度,使我们系统地把握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她强调,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解释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细化到十个小点,明确定位,精准分析。在课堂评价方面,无论是师评、学生自评还是学生互评都要量化评价内容,准确用词,以数量评价明确每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最后由中关村三小郭金贵校长进行了四、六年级本次体测内容的解读,郭校长通过分析本校各测试项目的优秀、良好、及格占比,用数据说话,使我们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重点薄弱项目,同时,郭校长也强调,不要忽视肺活量的培训,体育教师的“教”,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最后,也对所有奋战在一线教学的体育教师表达了感谢,期许下次四、六年级体测海淀学区所有学校的成绩都能有所突破。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