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有人说,幸福是源于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在追逐幸福的旅途中,时间与我们都在往前走,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是生命中的小确幸。电影西虹市首富中的主角王多鱼,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让我们对幸福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呢?假如我们拥有了金钱,是否就意味着同样拥有了幸福呢?心理戏剧社的师生在一堂特殊的电影赏析课中寻找着答案。
戏剧创作,演绎多彩人生
自2015年以来,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心理中心开始将应用戏剧展示引入校园,每年通过心理戏剧节、一人一故事剧团、戏剧心理辅导、心理剧辅导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创编戏剧、即兴演绎、戏剧展演、个案咨询等活动,以真实生活为蓝本,源于生活、贴近生命,唤醒每个人心中那位会讲故事的内在小孩儿,使孩子们不断感受到:戏剧带给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力量与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2023年12月12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第七届校园心理戏剧节主题展演日如约而至。本次心理戏剧节邀请的嘉宾有: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院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李文秀,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心理科负责人盛笑盈。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行政领导及全校师生全部到场。
本届心理戏剧节的主题是:“打开幸福之门,追寻生命之光”。其创作灵感来在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的心理电影赏析校本课,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品味电影带来的人生感悟,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讲述了混迹于丙级业余足球队的主人公守门员王多鱼,因比赛失利被开除离队,却因继承二爷遗产而获得大笔财富,其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最终为了真挚的友情,放弃了巨额财富,并完成了自我内心成长与救赎的感人故事。
台前幕后,努力与成长的脚步
自本学期开学初,《金钱与人性》心理剧便开启创作,这期间包括剧本创作、角色选择、演员定位,影片剪辑,背景配乐、舞台灯光,道具制作......师生利用能够利用的所有中午、晚上业余时间,一起做道具、对戏,设计舞台呈现方式,将每一场戏、每一个道具都进行精细地研磨。心理剧的创作过程,不仅让师生间逐渐形成了默契的配合,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鼓舞,同时更让学生们在熟悉剧本、投入到角色演绎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变得坚韧与自信。
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出的每一个道具,在制作过程中都非常不容易,因为,它不仅要反复进行修改,还要有非常高的还原度,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舞台呈现效果,大到钢琴、服装、电视机;小到信封、纸币、牌子......这些,全部由师生共同构思,利用纸箱、废报纸、旧木板等材料加工而成。有时侯,在排练过程中,道具在舞台中摆放的位置需要不断调整,同学们不厌其烦地共同商量、重新摆放;当道具在排练过程中不小心破损时,大家会在第一时间对道具进行修补或更换,保证道具能够真实还原如初。台前幕后,是孩子们努力与成长的步伐。
戏剧教育,彰显生命
教育戏剧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教育戏剧不仅是聚光灯下的艺术,创意、编排、制作道具、团队沟通、试错、冒险、克服困难、痛苦、大笑、最终呈现结果……这个过程,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我成长的机会。
戏剧的教育意义体现在其多元性和包容性。声音、音乐、表演、手工、写作、领导力、沟通合作,多元的元素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多彩。
重拾幸福,收获真挚情义
当小演员们最后在舞台中央共同喊出:“我们一直在路上!”的那一刻起,幸福之门再一次被打开,幸福也有了新的含义。正如在剧中结尾的“心理老师”所说: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亲情、友情、爱情,真挚的情感是金钱所无法比拟的。
演出结束后,获北京市与海淀区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公益展奖项的同学们上台领奖。其中王彦开、康思琪、张宇、张晓月、卞瑞涵、周晗玉6名同学分别获海淀区一等奖,并获北京市级奖,李文秀院长与肖建国校长为一等奖同学颁奖,并表示祝贺;赵雪、陈志远、杨铠萌等15名同学获海淀区二等奖,张红燚副书记、盛笑盈老师为二等奖同学颁奖,并表示祝贺;曹澄彦、高琦、李梓豪等12名同学获海淀区三等奖,石蕴茹副校长、唐培主任为三等奖同学颁奖,并表示祝贺。活动最后,同学们共同合影留念,记录本届戏剧节留下的美好时刻。
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富足,是真诚的情义,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生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